首頁 社會 正文

甘肅通渭:黃芪“切”出振興路

2025-04-11 19:30 中國發展網 陳逸南
甘肅通渭縣

摘要:通渭黃芪因根粗質優備受市場青睞,產業鏈延伸不僅讓鮮貨變干貨,更推動產品從初級原料向中藥飲片、保健飲品等高附加值領域邁進。

中國發展網訊 春耕時節,甘肅省通渭縣各鄉鎮的中藥材加工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在通渭縣隴陽鎮媧里地中藥材合作社,工人們正對黃芪進行清洗、切片、烘干。

“我已在這里種了三年黃芪,從育籽、育苗、種植、加工都是一體化的,這幾年一直種的比較好,今年打算種植1000畝左右。”合作社負責人李芳介紹,通過“育苗—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黃芪附加值顯著提升,帶動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圖為務工人員正在清洗黃芪。 陳逸南/攝

同樣,走進馬營鎮達億農機合作社的加工車間,機器轟鳴,鮮黃芪經過清洗、切片、篩選后打包發往安徽亳州等地。負責人徐正表示,合作社不僅加工自種黃芪,還為農戶提供成本價代加工服務,去年帶動622戶農戶戶均增收1.5萬元。目前,馬營鎮黃芪種植面積達2.4萬畝,5家合作社年加工量超500噸,訂單量年均增長30%。

隴山鎮則另辟蹊徑,通過盤活村級閑置校舍、老舊村址,建成6座中小型黃芪加工廠。晟泰農業公司車間內,200多噸黃芪正被加工成5類規格產品,銷往藥企和飲品廠。“公司在隴山鎮承包1000畝地,大田種植800畝,籽種200畝,這800畝去年挖了200多噸黃芪,現在正在切片加工,”負責人劉旺龍說。

圖為務工人員正在晾曬黃芪片。 惠施陽/攝

為了讓通渭黃芪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各合作社在工藝上嚴格把關。隴陽鎮合作社每小時更換切片機刀片,確保切片均勻;馬營鎮則引入烘干、篩選自動化設備,實現分級精準化。通渭黃芪因根粗質優備受市場青睞,產業鏈延伸不僅讓鮮貨變干貨,更推動產品從初級原料向中藥飲片、保健飲品等高附加值領域邁進。

近年來,通渭縣依托資源優勢,將黃芪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特色主導產業,通過延鏈補鏈、精深加工,推動“土特產”升級為“名優品”,讓黃芪切片成為群眾增收的“黃金片”。2024年,全縣種植黃芪15萬畝,涉及北城、隴山、華嶺、馬營、什川、榜羅等18個鄉鎮,年產值5.25億元。今年計劃種植面積16萬畝,通過“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發展,帶動數千農戶增收。昔日的黃土坡,正因“黃金片”煥發新生機。(陳逸南)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