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歐盟網絡安全審查對中國5G企業持有偏見
摘要:報告重點關注疫情對歐盟營商環境的影響,報告梳理了歐盟針對疫情出臺的財政、貨幣、金融和產業政策,分析了疫情對歐盟經濟的沖擊與疫情后中歐經貿合作的機遇,著重反映企業在歐盟開展貿易投資活動面臨的困難與相關訴求。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歐盟營商環境報告2020/2021》,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對報告進行了簡要解讀。報告指出,2020年的歐盟營商環境變化呈現出保護主義抬頭、持續退步的總體趨勢,歐盟政策執行層面對外資的歧視愈發嚴重,特別是5G領域,受訪企業普遍反映歐盟的網絡安全審查對中國5G企業持有偏見。
在歐中資企業難以平等地享受到歐盟的扶持政策。為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歐盟及成員國出臺了包括調整短時工作津貼、延期納稅、提供優惠貸款等扶持政策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但調查顯示,受訪企業普遍反映并沒有公平享受到歐盟的扶持政策。其中,有46.26%的受訪企業表示完全沒有享受到扶持政策,44.27%的企業享受到部分扶持政策,僅有9.47%表示與本土企業一樣完全享受到歐盟的扶持政策。
在5G領域,受訪企業普遍反映歐盟的網絡安全審查對于中國5G企業持有偏見。部分歐盟成員國基于臆想的“中國技術威脅論”,限制甚至禁止中國企業進入其市場。調查顯示,有67.14%受訪企業認為歐盟5G網絡安全審查對外資供應商造成歧視。
在公共采購領域,雖然歐盟公共采購以透明和公正自居,但在實踐中外資企業反映會受到歧視性待遇。調查顯示,參與過歐盟公共采購的受訪企業中,57.89%認為歐盟公共采購對外資設置歧視性標準,68.42%認為歐盟及當地政府公共采購法規和招標文件中存在模糊規定,47.37%表示歐盟公共采購程序不透明。
據介紹,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的《歐盟營商環境報告》每年都有一個主題,今年重點關注疫情對歐盟營商環境的影響,報告梳理了歐盟針對疫情出臺的財政、貨幣、金融和產業政策,分析了疫情對歐盟經濟的沖擊與疫情后中歐經貿合作的機遇,著重反映企業在歐盟開展貿易投資活動面臨的困難與相關訴求。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