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都:堅持為民辦實事 學習教育更走“心”
摘要: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池壩鄉立足實際,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搭建學習平臺,創新學習形式,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有新意、更接地氣。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石晨 記者王斌報道 “老板,咱們現在人手不夠,訂單都快趕不完了,要趕緊想想辦法找工人了。”一大早,甘肅省蘭州市武都區豐達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趙軍民就接到了合作社電話。連日來的大雨終于轉晴,但隨之而來的是合作社藥材訂單扎堆,用工量增大,原來至少需要30人的加工車間卻只有十幾個人。
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武都區池壩鄉“為民辦實事”意見征求組的工作人員剛好到他家來征求意見,當工作組的工作人員了解到合作社用工短缺的情況后,立即給各村社干部打電話,發動周邊村社有技術的群眾,到趙軍民的合作社幫忙干活,及時幫助合作社解決了用工難的燃眉之急。
學黨史、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學的好不好,關鍵要看廣大黨員干部有沒有把“為民辦實事”真正落到實處。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都區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急所盼。以群眾的視角和立場找問題、看問題,重點發現民生領域存在的短板弱項;真心實意地同群眾交朋友,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地與群眾交談,不斷拉近干群距離;認真傾聽群眾心聲,掌握實際情況,準確把握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問題。
池壩鄉孟家莊村曾是武都地下黨孫鐵峰、王銳青工作和戰斗過的地方,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流動紀念館”來到了這里,為十里八村的鄉親們重述老一輩革命先烈當年艱苦奮斗和的紅色故事。“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宣講活動,讓更多基層群眾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前行力量,了解更多武都紅色故事,更加堅定大家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心。”武都革命歷史紀念館講解員王海宇說道。
通過形式多樣的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讓更多基層的干部群眾知道了武都革命的光輝歷程,也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干部,弘揚革命精神,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干事創業的激情與力量。
“聽完今天的講解,我倍受鼓舞。我們孟家莊村是紅色文化的傳播之地,我小時候就聽過像王銳青、孫鐵峰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堅定理想信念,為我們村的發展做出貢獻。” 池壩鄉孟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郭永紅如是說道。
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池壩鄉立足實際,緊扣“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搭建學習平臺,創新學習形式,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黨史學習教育更有新意、更接地氣。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池壩鄉通過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讓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了解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光榮歷史,增強了他們為民辦實事的信心和能力。截至目前,全鄉已完成產業路沙化20.5公里,維修蓄水池兩座,飲水管道5公里,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種植當歸、大黃、黨參達1.5萬畝,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飲水難、增收難的實際問題,使廣大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池壩鄉人大主席李王林說道。
責任編輯:劉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