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西北節水論壇在酒泉成功舉辦 專家齊聚共話節水助推高質量發展
摘要:7月3日上午,首屆西北節水論壇在酒泉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成靜報道 為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全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服務鄉村振興,保障區域水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7月3日上午,首屆西北節水論壇在甘肅省酒泉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次論壇由酒泉市人民政府、中國農工民主黨甘肅省委員會、甘肅省水利廳及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以“堅持節水優先,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政協、農工民主黨,以及財政部、水利部等中央有關部委,部分省市自治區黨委、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6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服務鄉村振興,保障區域水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等課題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共商節水大計,共話節水未來。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專職副主席曲鳳宏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定為重大國家戰略,發出了農業要節水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生態環境保護是農工民主黨的主題界別之一,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包括水資源在內的生態環境問題,成功舉辦了首屆和第二屆中國節水論壇,為國家相關部門制定水十條等治水計劃提供參考,本次首屆西北節水論壇是聚焦西北水資源問題的行業、專業論壇,更是中國節水論壇的延續和傳承。
本屆論壇是在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貫徹落實“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要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背景下,舉辦的一次中國節水人自己的論壇。論壇匯集了中國節水領域內的各方資源,創造了全方位的合作機遇,是一次中國節水事業堅定前行、綠色發展的行業盛會。
酒泉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王立奇在發言中指出,近年來,酒泉市全領域全行業全過程推進節水,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特色農業,狠抓工業節水減排,精細化做好城鎮節水降損,積極推進水權水價改革,共建人水和諧環境,全市用水總量由2010年的28億立方米壓減到2020年的21億立方米,水生態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此次舉辦首屆西北節水論壇,拉開了西北節水事業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序幕。借此機會,王立奇表示,請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不吝賜教,為酒泉推動節水事業高質量發展和節水新技術推廣應用方面點撥把脈、建言獻策。酒泉也將以此為契機,立足酒泉生態屏障和生態走廊的戰略地位,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科學配置水資源;深化水權制度改革,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健全深度節水控水制度,強化剛性約束;完善以水價為核心的調控機制,撬動全社會節約用水,全力打好國家節水行動攻堅戰、持久戰,著力構建水資源、水環境與經濟社會共贏共生的新發展格局。
甘肅省水利廳廳長朱建海在致辭時指出, 甘肅作為我國西北地區水資源最緊缺、生態環境最脆弱、節水需求最迫切的區域之一,多年來,把節水作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治本之策常抓不懈,立足省情實際,綜合施策,全面推進工業、農業和城鎮全領域節水,節水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站在歷史新起點,甘肅節水工作將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按照“河西控水、南部保水、隴東調水、隴中優水”的水安全保障思路,堅持制度節水、模式節水、機制節水、工程節水、管理節水“五節”并舉、融合互推,推動甘肅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浩宇在發言中指出,大禹要向發達省份和地區充分借鑒成功經驗,向城市城鎮化歷程尋求發展規律,站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高度,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依靠市場化機制和手段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設計搭建并實踐完善出一整套能夠承載好各方資源和資本、分配好各方風險和收益、平衡好各方權利和責任的市場化機制。只有引入市場源源活水,才能澆潤九州萬萬良田。
“我們認為,要實現節水事業大發展、要實現鄉村振興,就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的樞紐作用。健全完善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向市場要錢,依靠市場力量帶來的技術革新——向市場要技術,讓專業的人做專業事,提高專業運維效率和服務水平——向市場要效率。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必將帶動技術進步,特別是5G、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到來,也只有依靠市場,才能將千千萬萬科研院校寫在論文里、鎖在保險柜中的好技術應用到廣袤農田,實現打壓下的“技術自由”。元謀項目實現了22人管理11.4萬畝農田供水,24小時實時取水、遠程操控、無人值守。新疆沙雅項目打造灌溉服務托管,釋放勞動力轉移就業530人/萬畝,勞務年創收600元/畝。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我們將持續技術創新、機制模式創新作為推動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原動力。”王浩宇說。
責任編輯: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