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區:守好“四扇門”,筑牢防疫線
摘要:解,目前袁州區共有5300余戶餐飲服務單位。該局基層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始終堅守市場監管防控一線,守好餐飲行業“最后一公里”,做到有決策、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防止疫情防控大而化之、籠而統之,以防控措施落實和效果的確定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
中國發展網訊 面對全國多地再次爆發聚集性、散在性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的情況,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強化責任擔當、克服麻痹思想,從8月11日始,組織精干人員,成立6個疫情防控督導組,守好“四扇門”,筑牢防疫線,定期或不定期的對轄區內餐飲行業、冷鏈食品、藥品經營、疫苗接種等重點行業集中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導。
守好餐飲行業“最后一公里”
“你們怎么又來了,前兩天不是來過了嗎?我們現在每天都掃碼測溫登記了。”這是來自袁州區城西經營飲食店的王女士的抱怨。袁州區市場監管局城西分局一名執法人員苦笑著對筆者說:“作為宜春中心城區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抱怨,但作為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戰場,我們將持續通過務實管用的措施、扎實過硬的作風,有效落實各餐飲場所、酒店執行測溫、掃碼等常態化防控措施。”
據了解,目前袁州區共有5300余戶餐飲服務單位。該局基層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始終堅守市場監管防控一線,守好餐飲行業“最后一公里”,做到有決策、有部署、有落實、有檢查,防止疫情防控大而化之、籠而統之,以防控措施落實和效果的確定性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
落實冷鏈食品“人物同防”
“宜春市是大型的進口食品和冷鏈食品輸入型城市,肉、菜、魚等主要品種以外地供應為主,食用農產品品種多、數量大、來源廣、集散快,具有明顯的點多、面廣、鏈條長的特點,把好進口食品和冷鏈食品進入宜春市場的第一道關口尤為重要。”宜春市袁州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區食安辦專職副主任易衛東表示。
該局重點督查“贛溯源”系統,完善進口冷鏈食品信息錄入,補齊國產冷鏈食品信息錄入。據了解,目前袁州區內共有76戶冷鏈食品經營單位,其中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經營的有3戶,大部分集中在贛西農貿批發市場內。該局通過溯源系統實現“點”的鎖定,通過屬地分局排查實現“線”的窮盡,通過業務股室管控實現“面”的干凈,通過大數據監測實現“防”的主動,不斷完善常態監測、“人物同防”的早發現機制。
針對進口食品和冷鏈食品批發市場24小時不間斷交易的特點,該局在宜春市市場監管局幫助指導下,通過市局、區局、分局三級市場監管部門工作聯動,在做好日常監管的基礎上,完善“贛溯源”冷鏈食品信息的錄入,督促從業人員做好每周一次核酸檢測,落實好冷鏈“人物同防”,共同織密冷鏈食品質量和疫情防控安全監管網。
建立防控藥店“前沿哨點”
該局6個督導小組,針對監管薄弱的農村藥店和城區監管盲區,強化零售藥店疫情防控督查。督查小組重點督查各藥店是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設置“一米線”、是否做到“兩看一測一詢問”、是否每日對店內進行消毒和員工測體溫并建立記錄、是否認真執行退燒、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4類藥品銷售實名登記制度,嚴密排查經營使用環節中存在的風險隱患。
督導小組人員對于檢查期間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對疫情防控工作不重視、落實不到位的藥店,視情節輕重,依法作出處理。截至目前,共檢查督導零售藥店36家,限期責令整改5家。
筑牢疫苗接種“免疫屏障”
“你店工作人員都接種疫苗了嗎? 沒有接種的人員請登記具體情況,這幾天是行業從業人員接種專場,請未接種的從業人員帶好身份證前往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接種,謝謝配合。”8月19日,天剛蒙蒙亮,在宜春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冠疫苗接種點,該局督導小組人員引導各行業從業人員一大早就來到現場排隊等候,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
督導人員在督導過程中,深入排查摸底疫苗接種情況,對行業從業人員下達“清零”目標,督促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全部接種到位。要求外賣、食品加工、冷鏈、藥品、餐飲等行業人員完善接種臺賬,補齊未接種人員的信息臺賬、憑證資料的收集登記,確保應接盡接,構筑全民“免疫屏障”。
據了解,目前袁州區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藥店從業人員數598人、餐飲行業從業人員數5202人、冷鏈食品從業人員數458人、外賣從業人員數575人。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周常青、易新聞)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