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廣州藍皮書:廣州城鄉產業融合模式不斷拓展

2021-08-25 15:20 中國發展網
廣州藍皮書 城鄉產業融合

摘要:依托國家中心城市巨大消費市場、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等優勢,廣州農業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建設、市場展貿等產供銷環節緊密連接,創新出農超、農批、農社、農企、農村電商等多種產銷對接模式。推進電商生鮮進社區,在社區安裝生鮮自提柜,實現“菜籃子”向社區“最后一公里”延伸。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實現產、供、銷無縫連接。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8月24日,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廣州藍皮書:廣州城鄉融合發展報告(2021)》。

《廣州藍皮書:廣州城鄉融合發展報告(2021)》發布會場景

該藍皮書指出,廣州城鄉產業融合模式不斷拓展,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依托國家中心城市巨大消費市場、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等優勢,廣州農業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生產、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品牌建設、市場展貿等產供銷環節緊密連接,創新出農超、農批、農社、農企、農村電商等多種產銷對接模式。推進電商生鮮進社區,在社區安裝生鮮自提柜,實現“菜籃子”向社區“最后一公里”延伸。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模式,發展訂單農業,實現產、供、銷無縫連接。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成效初顯

2020年2月,平臺指揮中心直接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負責運營管理,充分體現平臺的公益性。2020年,平臺同132個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業農村部門簽署城際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產品質量安全監控指標體系,認定962個生產基地、93家產品加工企業,16個配送中心建設有序推進(其中8個配送中心已開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初步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協作機制,初步搭建了全產業鏈條的生產體系、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和流通體系,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彰顯。

農業數字化智慧化發展趨勢明顯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數字經濟成為廣州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農業+5G”“農業+人工智能”“農業+直播帶貨”為代表的數字農業快速發展。數字農業推動精準生產。廣州增城絲苗5G精準種植試驗田,利用5G技術采集和監測水稻數據開展精準采集、精準施肥,推動無人機噴灑、人工智能收割等新技術、新機械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數字農業推動產銷對接。通過直產直銷、“互聯網+銷售”、直播帶貨等銷售模式,創新農村電商模式,有效破解疫情下農產品銷售的難題,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優化升級

近年來,廣州以農業產業發展為核心,以種養業生產基地、田園風光、農耕體驗、特色產業等資源為依托,培育創建集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創意、田園景觀、農產品展示、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農業公園。2020年新增83家市級農業公園,累計達到111家,其中省級農業公園5家,主要有休閑觀光、研學采摘、農事體驗、野外拓展、養殖觀賞類等多種服務業態。疫情常態化防控下,農業公園積極謀求轉型升級,推動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探索多元化經營模式。推出廣州農業公園導航地圖——“廣州農園”Beta小程序,提供分層分級信息導覽服務,輻射帶動農產品銷售、餐飲民宿等發展。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