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吉林:玉米秸稈“三儲”增收除隱患

2021-09-13 22:16 中國發展網
吉林 玉米秸稈

摘要: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兩佳子村緊鄰松花湖保護區,全村300多公頃基本都是石頭地,土層薄,不適宜吉林省普遍推廣的秸稈深翻還田技術應用,秸稈焚燒成為當地村民不得已的做法。

本報訊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郭東波

“以往一到當年秋冬季和轉年開春前,我們村干部都因秸稈禁燒管護跟村民鬧得像階級敵人一樣。從去年起,這個煩惱就基本不存在了,你就是讓老百姓燒,他也舍不得??!”提起往年的煩心事得以化解,吉林市豐滿區兩佳子村支部書記王國忠一臉的自豪。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兩佳子村緊鄰松花湖保護區,全村300多公頃基本都是石頭地,土層薄,不適宜吉林省普遍推廣的秸稈深翻還田技術應用,秸稈焚燒成為當地村民不得已的做法。

為了徹底扭轉秸稈焚燒引發的負面被動局面,兩佳子村積極引導村民通過調整玉米種植品種做好以玉米秸稈為飼料過腹轉化,通過‘三儲’既搞定了秸稈焚燒的老大難問題,又發展了牧業養殖,還增加了村民收入。

8月,在黏玉米等早熟品種采收上市后,即對青綠色秸稈進行收割、粉碎、打包、倉儲,實現“青儲”。

9月,在玉米灌漿即將結束前,對包括玉米棒在內的全株玉米秸稈采用“青儲”工藝流程,稱為“全儲”。

11月,對采收后水分含量較低的黃色玉米秸稈以大型收割機同樣采取上述操作步驟進行儲藏,是謂“黃儲”。

9月12日,在兩佳子村,記者觀摩了“全儲”的全過程,一臺兩壟收割機將連同玉米棒的全株玉米秸稈“吞”進“肚兒”粉碎,旋即泛著清香的青綠色秸稈碎屑被“吐”進旁邊隨行拖拉機的后斗,后斗裝滿后拉去打包。

在“全儲”打包現場,村民李文祥指著旁邊100多個藍色的飼料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我家種了一坰三(指1.3公頃)的大苞米。其中,一坰二分地的‘黃儲’夠30多頭鹿吃一冬,這一分地(指1000平方米)的苞米稈加工成的‘全儲’飼料是來年開春到7月份30多頭鹿的口糧。一年下來,不用再額外添加飼料,僅玉米秸稈一項就為俺節省飼料錢3萬多塊!”

談到玉米秸稈“三儲”經,王國忠可就打開了話匣子:去年,在全村300多坰苞米桿全部實現“三儲”的同時,我們又對相鄰五六個村300多坰玉米桿進行了連續4個月的“三儲”作業,不但當年收回了30多萬機器錢,村上20多參與作業的人均又增收兩三萬元。

更讓王國忠高興放心的是,村兩委通過“三儲”持續幫扶,已經讓該村貧困戶王洋一家攢下8頭牛,來年就是13頭了…..

目前,通過短短幾年時間,兩佳子村以玉米秸稈“三儲”飼料養牛存欄就快速達到300多頭,梅花鹿800多頭。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