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生態文明建設將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2021-10-13 17:50 中國發展網
生態文明建設 吉林松原 查干湖 生態旅游

摘要:查干湖深刻闡釋“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理論內涵,提升生態旅游發展品質和水平,成為全國知名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聲勢浩大的冬捕,讓無數人記住了查干湖這個名字。查干湖漁產資源豐富,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魚是吉林省松原市一種享有盛名的漁業生產方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被評為中國十大生態節慶活動。

冬捕只是查干湖這塊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的一部分,作為我國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深刻闡釋“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理論內涵,提升生態旅游發展品質和水平,成為全國知名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

優勢:打造出了人水和諧魚鳥豐茂的示范品牌。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內,處于嫩江、霍林河和松花江交匯處,水域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是國家自然保護區。這里有藍色的天空、黑色的沃土、綠色的森林、金色的稻田,山水河湖林田濕地等各類生態要素齊備。

最后的漁獵部落

最后的漁獵部落

隨著日新月異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發展,查干湖旅游走上了快車道。日前在吉林省松原市舉辦的首屆查干湖生態旅游論壇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表示,查干湖打造出了人水和諧、水草相依、魚鳥豐茂、水天一色的示范品牌。

“天賦異秉。”在此次由中共松原市委、松原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的論壇上,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教授王茹用這個成語概括容查干湖的獨特自然資源、文化資源稟賦。王茹表示,查干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旅游發展有非常好的基礎性條件。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魏鵬舉表示,電視上的查干湖冬捕場面非常壯觀,這里生態優美,文化豐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北京大學城環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吳必虎表示,查干湖作為濕地生態的旅游目的地,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查干湖在生態領域的建設備受關注。“查干湖是一個價值高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與社會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國生態學學會秘書長鐘林生表示,查干湖的生態價值巨大,作為自然保護地,保護對象是水生生態系統及周邊的濕地系統,這在西部半干旱地區對條件氣候非常重要,同時,查干湖水面和周邊岸線形成優美的景觀組合,生態旅游開發潛力巨大。

保護:綠水青山發揮出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查干湖優質的旅游資源和生態保護的喜人成果來之不易。

查干湖具備發展旅游的有利條件。東三省南北交通干線,距松原市半小時車程,距長春、哈爾濱兩小時左右車程,這是查干湖地理區位優勢;冬季冰天一色,夏季濕潤涼爽,這是氣候優勢;湖區水域面積大,蒲葦茂盛,魚鳥種類豐富,這是自然資源優勢;厚重的歷史、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是人文資源優勢。

醉美胖頭魚

醉美胖頭魚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生態旅游的載體,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讓這些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投入大、見效慢,查干湖迎難而上,堅守可持續發展,以長期發展規劃為遵循,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號召力不斷攀升,綠水青山持續發揮出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據了解,查干湖不批建任何污染企業,加強漁業循環經濟管理,植樹造林,封湖涵養,退耕還林還草,努力恢復保持查干湖蒲葦蕩漾、鳥翔魚歡、草木成蔭的原始風貌。

原東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吉林省生態學會理事長、教育部環境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盛連喜表示,查干湖對可能對湖泊造成污染的村莊進行了搬遷和調整,減輕面源污染壓力。“對周邊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原來種玉米的土地變成了花海,這種調整對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要,令人感慨。”他說。

接續奮斗、久久為功,查干湖地更綠了,綠樹成蔭,蘆葦成片,花海錦簇,特別是估算化肥、農藥施用量降低60%以上,有效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水更清了,查干湖整庫區水質評價為Ⅳ類,氟化物濃度下降20.9%,年降雨量提升240毫升,地下水位上升1米左右;魚更肥了,鮮魚產量保持在300萬斤,查干湖所在地前郭縣被認定為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鳥更多了,珍稀鳥類由239種增加到274種、棲息數量由100萬只增加到130萬只,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冬捕

冬捕

查干湖的旅游業也在不斷上臺階。盡管受疫情影響,2020年仍接待游客18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5億元。2021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6萬人次、同比增長2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6億元。

在自然的稟賦和悉心的呵護下,松原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正向著“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闊步前行。

“生態是吉林旅游最大的底色。”楊安娣強調。

共享:生態旅游大發展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中共松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強表示,近年來松原市積極搶抓東北地區生態經濟地、“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等戰略,以查干湖為龍頭,全力發展壯大生態旅游產業,努力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表示,查干湖保護和發展并重,生態和旅游并舉,走出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出巨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揚鞭策馬

揚鞭策馬

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查干湖5A景區創建和發展生態旅游的步伐的加快,進一步提升了查干湖在省內外的影響力,數以萬計的游客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查干湖接待游客量呈現逐年攀升態勢,極大帶動了查干湖景區內飯店及民宿的迅猛發展。

景區內村民還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優勢,改變以往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大力發展采摘大棚等經濟附加值高的項目,欣欣向榮的庭院經濟,也給查干湖周邊的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隨著查干湖5A景區建設和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吸納就業創業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擴大,帶動了數萬人就業增收,帶旺了周邊餐飲、民宿、采摘等富民產業,環湖周邊46個村屯居民年人均增收約2500元。

記者從查干湖旅游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獲悉,周邊農民會選擇農閑時來景區找工作,當司機、保安、保潔來貼補家用,人均年增收2萬余元,不僅為政府解決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就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使周邊村民就業不出鄉、務工不出屯成為現實寫照。

生態旅游大發展,在讓農民嘗到甜頭,腰包鼓了起來的同時,也轉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農閑打小牌、喝小酒的場面越來越少,純樸的鄉風民風也悄然興起,村規民約也得到了很好執行,文明鄉村建設得到了全面提升。

圣水湖畔

圣水湖畔

鐘林生強調了“共享”的意義——人與自然和諧,利益相關者共享生態旅游帶來的成果。老百姓能夠共享生態旅游成果,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在發展生態旅游、發展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的過程中受益。

在查干湖,在松原,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生態與旅游并舉,在推動綠色發展、打造生態旅游樣板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阿東在此次論壇上表示,今天的吉林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旅游業的發展煥發著蓬勃生機,更蘊含著無限商機。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