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企業家要用真心、出實招、謀高效
摘要:任何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從各地的企業家大會傳遞的信息可以看出,各地政府主要領導紛紛表態度、發狠話、出政策,“要尊重企業家地位,保護企業家權益,支持企業家發展。要做到政企溝通‘零距離’、解決問題‘零停滯’、政策落實‘零障礙’、損害企業利益‘零容忍’(山東省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語)”。
尊重企業家要用真心、出實招、謀高效
李繼凱
臨近歲尾,各地紛紛召開企業家大會,從現實來看,不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層面,對企業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與助推作用之重要性可謂認識到位,對企業家的尊重與重視程度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任何企業存在于社會之中,都是社會的企業。社會是企業家施展才華的舞臺,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從各地的企業家大會傳遞的信息可以看出,各地政府主要領導紛紛表態度、發狠話、出政策,“要尊重企業家地位,保護企業家權益,支持企業家發展。要做到政企溝通‘零距離’、解決問題‘零停滯’、政策落實‘零障礙’、損害企業利益‘零容忍’(山東省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語)”。那么,在現實工作中,應該怎么尊重與支持企業家呢?這似乎是各級政府與社會各界皆要思考的問題。
要真心尊重企業家地位:不是給多少獎金獎勵,也不僅是會場上坐“C位”,而是在各級領導心中占“C位”。
曾記得幾年前在一次以民營經濟發展為主題的論壇上,筆者對坐在會場第一排的地方領導同志們說,如果有一天能讓企業老板們坐到頭排,而領導同志們坐到后排,可能才真的說明企業家的地位得到了尊重。當然,對企業家的尊重與尊敬,絕不能僅僅形式上、層面上、表面上的“坐頭排”,也不單是講話中、文件中的“重視尊重”,而是要在各級領導心目中真正讓企業家“占C位”,要從心理上重視、感情上感恩、支持上主動。這一點對于我國“重官輕商”的文化傳統,尤其是儒家文化濃厚的北方地區,其實是一件很難的心理轉換。如果各級政府官員心里還存在著“官忌近商”的官本位思想,或抱著“再大企業也在我的屬地發展”的掌權者思維,或存在“無商不奸近者害官”的明哲保身觀點,絕不可能真心尊重、真力支持企業家。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針對優秀企業家的獎勵政策,事實上,可能沒有一個企業家為了獲得政府獎金去做好企業,追求利潤與效益本身就是企業的“本能”與“天職”,這種獎金方式其實沒有任何效果。
要重視企業家話語權:加強企業家政策制定建議權,既需要政策實施評估權,還需有經濟及產業發展規劃參與權。
企業家到底需要什么呢?做大做強企業無疑是每一位企業家最大的心愿,而企業的做大做強既需要市場需求推動,也需要產業資源配置,當然也需要政府政策、規劃與服務的推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從中央政府到各級政府,制定出臺政策、編制發展規劃、搭建服務平臺都是支持和助力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與舉措,而這些政策與規劃都需要企業進行落實、承擔與實施,因此,要真正尊重企業家,推動經濟產業與企業發展,就要在制定各類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相關政策及經濟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各類規劃時,充分重視企業家的參與權、建議權及話語權,將企業發展對政策的需求列入政府制定的政策中去。同時,還要在政策實施的監測、評估、評價及修改等環節,給予企業家充分的參加權與建議權,使各類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圍繞企業發展需求,解決企業問題,并代表企業心聲。
要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不僅要保護企業家的合法經營權,也要保護企業家的財富分配權,還要保護企業家的合法財產權。
企業家最擔心什么呢?一怕沒有良好的發展環境,二怕沒有公平的市場環境,三怕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通俗一點講,即企業家既需要維護自身的合法經營權與公平競爭權,更需要保障自身的合法財產、資產及財富安全。因此,企業家首先需要穩定持久的政策與法律法規保護其合法財產權,其次需要獲得公開、透明、公平的市場競爭權與合作經營權,同時還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保障企業及財富的自主發展、自主經營、自主分配,當然更需要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積極支持和官員“有所管有所不管”的積極服務營造的良好“政治生態”。在現實工作中,政府既不能包攬一切、事無巨細的“過度服務”企業,也不能放手市場、放任不管的“過份無為”,更不能放松法律監管、放寬工作原則的“過線支持”,而應該在堅持依法依規的前題下,保護好企業家的經營權、決策權、管理權與財產權,營造良好的、利于企業發展的經濟環境、生活環境、政治環境與生態環境。
要實施企業家高端服務:不僅要做好產業研究規劃引導,也要做好產業資源配置,還要營造好產業生態。
必須認識到企業家在對整體經濟及產業發展形勢分析、發展趨勢把握、發展格局應變、政策戰略預判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簡單來講,企業家關注更多的是自身企業發展,而對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趨勢的關注與把握,可能存在著不足與缺陷。當前已進入“產業鏈時代”、“產業生態時代”的發展新階段,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正確研判發展趨勢、及時把握發展格局、科學前瞻布局和搶抓未來發展機遇。因此地方政府要拿出更為具體、科學、務實的行動,實施高端化的服務給于企業,即在科學研判趨勢、超前規劃引領、營造產業生態、配置產業資源、搭建產業服務平臺等方面,為企業提供“高端服務”。首先,圍繞企業家所涉及的產業領域,本著“做強龍頭產業,帶動產業鏈發展,形成產業集群,營造產業生態”的目標,組織專家進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學發展規劃,并圍繞存在的短板與欠缺的資源,以“補短板、樹長板”的理念進行資源配置,同時組建產業鏈專業化服務助推團隊,做好對企業家的高端引導、引領與服務助推工作。
要引導企業家承擔責任:引導企業家做好企業,推動區域產業發展,號召企業家承擔社會責任。
企業不但是國家經濟的組成單位,也是產業的組成支撐,還是區域經濟的組成單位,同時也是社會的組成細胞。企業家不僅有做好企業的“本職”責任,也發揮著引領產業發展和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功能,同時還肩負著促進社會發展的重大責任。責任成就企業機遇,在新的發展時期,企業家推動所處產業加快發展,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對于位列產業龍頭和具有領軍地位的企業而言,在引領、助推產業加快發展的同時,自身企業也必將得到快速發展,推動產業發展不僅僅是承擔產業責任,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真正尊重企業家,還要引導其承擔引領助推所處產業加快發展的責任。另外,在中央倡導“共同富裕”的新時代發展目標下,企業通過自身發展,以提供就業工資分配、貢獻稅收、創造財富等方式,實現社會財富一次、二次分配之后,政府還可通過出臺相關支持政策,以稅收沖抵、獎金返還、榮譽授予等獎勵方式,引導企業家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與義務,鼓勵支持企業家積極通過扶危濟困、社會捐贈、投資公益等方式,實現第三次社會分配,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社會信譽度、知名度與影響力,也有效促進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作者系東亞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北京東亞匯智經濟咨詢中心主任、凱德現代產業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守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