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1)》

2022-03-02 17:28 中國發展網
銀行業

摘要: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連續第13年共同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1)》顯示,銀行家普遍預期未來經濟增長將維持穩定態勢,對未來五年銀行業整體營業收入與利潤增速保持樂觀預期。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普華永道連續第13年共同發布的《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1)》顯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圍內持續,環境日趨復雜,銀行家普遍預期未來經濟增長將維持穩定態勢,對未來五年銀行業整體營業收入與利潤增速保持樂觀預期。

本調查項目由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教授主持。調查過程歷經八個月,共回收有效問卷1794份,覆蓋了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不包括港澳臺)的各類銀行業機構?!秷蟾妗饭埠w九個部分,包括宏觀環境、發展戰略、業務發展、風險內控與營運管理、金融科技、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監管評價、銀行家群體、同業評價。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中國銀行業繼續保持穩健發展,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對外開放持續深化。過去的一年,雖然面臨重重壓力,但我們欣喜地發現,中國銀行業主動作為,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在疫情下不斷提升服務小微企業能力,助力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區域發展。銀行業公司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公司治理體系的成效已逐步顯現。我們希望銀行機構持續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穩妥推進科技創新,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實現創新轉型。”

縱觀宏觀環境,銀行家對未來經濟平穩運行的預期增強。“十四五”規劃提出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舉措受到銀行家廣泛關注。此外,近七成銀行家認為應當提高養老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在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超六成銀行家認為銀行業對外開放有助于改善金融供給質量,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報告顯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升級,中國銀行業發展戰略相應進行動態優化。推進數字化轉型連續兩年被銀行家認為是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戰略重點。國家戰略重點區域中,長三角區域和粵港澳大灣區最受銀行家關注。銀行家認為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小微企業客戶是銀行最為關注的客戶類型。超六成銀行家認為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是中國銀行業境外發展的首要動因。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銀行信貸投放結構持續優化,業務重點穩中有變。制造業獲得的信貸支持力度上升明顯,醫藥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位列銀行信貸投向重點支持行業前兩位;房地產業依然是重點限制行業,但仍會保障居民合理住房的資金需求。銀行家認為小微企業貸款仍是公司金融業務的重點,已連續十年位居首位;銀行家預計節能環保產業是未來三年重點支持對象。隨著客戶理財觀念不斷轉變,財富管理首次成為個人金融業務的發展重點。

信用風險仍然是銀行家最為關注的風險,超七成銀行家認為應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超半數銀行家認為加強內控合規管理建設的重點在于加強內控文化建設。銀行家選擇信息科技類人才作為未來員工增長的重點。銀行家認為資產端的貸款類資產占比和負債端的普通存款占比會進一步上升,增資擴股、發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等被認為是銀行補充資本的重要方式。

報告顯示,超過九成的銀行家表示積極接受和使用金融科技。銀行家最為關注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銀行家看好數字人民幣在降低日常經營成本、防范反洗錢風險等領域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表示強化安全和風險管理機制是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面臨的首要挑戰。銀行家認為提升數據治理能力的重點是完善數據治理架構,應通過信息安全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夯實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應對信息安全風險。

報告的其他主要發現還包括:銀行業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與鄉村振興是踐行社會責任的重點;銀行家對主要監管指標評價維持在較高水平,其中資本充足率指標連續九年評價最高;銀行家對銀行業管理者的職業化和市場化程度的滿意度不斷提升;中國銀行業整體呈現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