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完善自身,兼濟天下 亞馬遜云科技為可持續發展貢獻“云端力量”

2022-11-03 16:12 中國發展網 成靜
亞馬遜云科技 低碳發展 可持續發展

摘要:日前,亞馬遜云科技舉辦了“上云創新,綠色低碳”亞馬遜云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媒體溝通會,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介紹了亞馬遜云科技在自身可持續發展以及賦能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展。

中國發展網記者 成靜

日前,亞馬遜云科技舉辦了“上云創新,綠色低碳”亞馬遜云科技賦能可持續發展媒體溝通會,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介紹了亞馬遜云科技在自身可持續發展以及賦能伙伴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展。

1834039883

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推動者和變革者,亞馬遜云科技將不遺余力地在云基礎設施和服務中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提供工具和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去幫助客戶管理云上應用的可持續性,以及與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可持續性解決方案,賦能客戶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實現雙碳目標。”顧凡表示。

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踐行者

“亞馬遜在2019年聯合發起《氣候宣言》,目標是到2040年實現所有業務線的零碳排放,相比《巴黎協定》的目標要提前十年。”顧凡說。

亞馬遜的業務線非常復雜,涉及多重業務。為了實現零碳排放,亞馬遜先是梳理了自己的碳排放范圍,然后針對這些拿出了具體的措施。

首先,針對直接碳排放,亞馬遜宣布了一個計劃叫做零碳運輸計劃,目的就是希望運輸每批貨物的時候都能夠盡量實現凈零碳排放。在電動車方面,亞馬遜已經從Rivian訂購了10萬輛車電動車,計劃在2030年之前交付;在傳統卡車方面,亞馬遜正在與Infinium合作,將于2023年開始使用超低碳電燃料為整個卡車車隊提供動力。

其次,針對亞馬遜整個全球基礎設施購買電力的間接排放,亞馬遜通過去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來減少碳排放,目前已經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購買企業之一。“今天,亞馬遜在全球19個國家投資建立了379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在全球225個亞馬遜建筑的屋頂也都安裝了光伏設備,去使用清潔能源為這些建筑供電。截止到2021年,亞馬遜業務運營所使用能源的85%已經是可再生能源。”顧凡表示,在中國,亞馬遜也已經支持了兩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落地,包括了位于吉林省的100兆瓦的風能項目和位于山東省100兆瓦的太陽能項目,這兩個項目預計每年可產生49.6萬兆瓦時(MWh)的清潔能源,相當于每年為25萬個中國普通家庭提供電力支持。

最后,針對供應鏈上下游的碳排放,亞馬遜在如何優化亞馬遜商品外包裝,避免過度包裝方面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當一個貨物通過一個傳送帶時,傳送帶上有一個攝像頭,通過攝像頭配合計算機輔助視覺技術去推理出貨物尺寸,然后系統可以自動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箱子進行包裝,避免過度包裝,從而最終去減少包裝帶來的碳足跡。同時當一個客戶購買了多件商品時,亞馬遜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調度,把這些商品盡量用一個包裝配送給客戶。

“同時,亞馬遜也計劃在2025年實現100%的可再生能源去支撐整個亞馬遜集團的所有業務運營。”顧凡表示。

可持續發展的探路者

亞馬遜云科技提出了云計算的可持續責任共擔模型的概念,意思是說,亞馬遜云科技負責云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客戶負責云上自己應用的可持續發展。“不過,亞馬遜云科技會為客戶提供工具以及最佳實踐,幫助客戶實現云中應用的可持續性。”顧凡說。

在介紹中,顧凡把亞馬遜云科技所做的大量行動總結為三個維度,分別是云生、云治以及云創。

“云生”是指通過亞馬遜云科技構建可持續的云基礎設施,幫助客戶實現通過云原生或遷移上云減少碳排放。根據市場調研公司451研究的數據,遷移上云后,亞馬遜云科技可以將客戶的碳足跡降低近80%。當亞馬遜云科技在2025年實現100%采用可再生能源供電,碳排放的削減將高達96%。

“云治”是指亞馬遜云科技提升其云服務的硬件和軟件的效率,并幫助客戶優化云上工作負載,提升云上應用的可持續性。“亞馬遜云科技的良好架構框架是我們提供給客戶去指導客戶優化云上應用的一個工具,之前已經有五個支柱,包括了卓越運營、安全性、可靠性、性能效率、成本優化等等,現在也加入了第六個非常重要的支柱,就是可持續發展支柱,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指南。”顧凡表示。

“云創”則是指亞馬遜云科技圍繞重點行業和場景,開發專屬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賦能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亞馬遜云科技圍繞汽車、能源、制造、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以及碳排放管理、智慧供熱、供應鏈風險管理、綠色能源替換、運輸優化管理等重點場景,賦能客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在云上構建這樣一些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雙碳目標有幾個特點,顧凡總結道:

第一,很重要的就是想要實時自動化采集數據是離不開物聯網和云之間的連接,所以采用亞馬遜云科技的物聯網服務可以更加省事、更加容易地把設備全部連接起來,然后自動化地實時采集數據。

第二,云上的數據湖,大家今天普遍采用這樣一個解決方案,更容易地去做來源于不同渠道的碳數據的整合、分析,甚至數據交換。

第三,對于供應商這樣一個復雜供應鏈的分析,借助云上的圖數據庫是一個最有效的數據庫去存儲多層級的供應商關聯的數據和分析。

第四,需要對外部公開的供應商的運營數據、輿情數據做分析的時候,機器學習平臺和工具Amazon SageMaker能讓客戶更快速和更容易地部署自己的機器學習方案。

第五,是可托管的區塊鏈服務,亞馬遜云科技也有自己的Amazon Managed Blockchain的服務,也就是托管的區塊鏈服務。區塊鏈服務已經有人在試、在探索,你真正在碳排數據里面如何防篡改、如何更加可信,可以用到云上的Amazon Managed Blockchain服務。

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合作伙伴生態

能源裝備制造公司金風科技借助亞馬遜云科技推出了“3減碳1平臺零碳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根據金風科技總裁助理兼天誠同創執行董事及總經理胡江的總結,“3減碳”第一是提升能源效益,把現有的節能,不管是蒸發冷卻還是有效的進行算力管理,把能源和減少碳排放的效率要提升起來。第二是盡量用好清潔電力。“如何多用好清潔電力是一個新的挑戰,清潔電力雖然碳排放少,也比下網電便宜,但是用電需要可靠性,清潔能源是有波動性的,今天有太陽就有電,沒太陽就沒電,怎么辦?所以它需要跟儲能等等可調負荷甚至一些可調工藝管理在一起。”第三,如果還有更高的減碳目標、要求和路徑規劃,可以通過綠電交易和碳交易來實現。

116689226

金風科技總裁助理兼天誠同創執行董事及總經理胡江

基于“3減碳”之后,在使用過程中它需要根據新能源出力的變化,根據用戶負荷曲線的變化進行尋優,這時候就需要α能源聚合平臺進行動態尋優。這樣的話,可以看到能源場景在發生變化。

對此,胡江總結了三點:

第一,轉型是工商業企業的一道必答題,而且金風零碳可以提供更好的路徑讓零碳更經濟。這是從企業視角。

第二,隨著越來越多的分布式電源的出現,能源在去中心化,對于電網來講管理會更加復雜,它會有幾何級數增長的數據需求。同時對于用戶來講,還需要把屋頂的分布式光伏、就近的分散式風電以及自己的用電負荷動態管好。

再有一個變量因素。“在電力行業領域里最近有一個比較熱的詞叫電力市場化改革,現在在全國有8個省陸續進入到電力現貨市場,即電價15分鐘波動一次,如何從中尋求更好的用電成本以及更清潔的用電成本。所以它面臨電價的波動、負荷的波動以及就近身邊的新能源出力的波動三者尋優。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場景會出現比特和瓦特之間的連接,當去中心化、數據量增加、需要管理的對象離散之后,我們需要用算力解決這些問題,算力需要建立在IoT的傳感和數據采集通道基礎之上。”胡江說。

承德市雙灤區興業熱力有限公司信息化部主任王曉輝介紹說,雙灤區興業熱力有限公司在去年的供熱季使用了亞馬遜云科技提供的相關技術,取得了很好的運行效果。

980788009

承德市雙灤區興業熱力有限公司信息化部主任王曉輝

效果對比顯示,在沒有應用智慧供熱技術的換熱站,好多時段沒有有效的調控,供熱的水溫在白天和夜間是相等的,產生用戶夜間的水溫是舒適、白天溫度偏高的問題。這帶來兩個結果:第一,能耗的浪費。第二,影響用戶的舒適度。“因為人在冬季感到室溫舒適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絕對的溫度,比如22-23度。另一個就是盡量恒溫,如果白天和夜晚的溫差比較大,事實上感覺仍不舒適,有的時候還會容易感冒。”王曉輝說。而應用智慧供熱技術調控的密度和頻率非常密集,可以根據不同室外天氣、不同室溫不斷地調節水溫,使夜間的水溫響應提高,白天的水溫相應降低,在適當降低能耗的同時,也保證了室內溫度的相對均衡。而且,通過智慧供熱技術,隨著室外氣溫的提高應該對應降低供暖水溫。不應用智慧供熱技術往往導致條件不及時,調節量不準確,帶來不小的浪費。

“去年供熱期的試點數據顯示,我們較大幅度降低了能耗,同時用戶的供熱質量并沒有下降。根據平臺數據統計和第三方的相關調查,用戶的滿意度有所提高。比如我們安裝的兩千多個室溫采集器的平均數據,也就是用戶的室溫提高了0.7度。“王曉輝說。“盡管我們近20年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管理經驗,也熟悉我們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問題,但是依靠我們自身的能力,采用更先進的技術打造有效降低能耗的方案,是根本不現實的。亞馬遜云科技全球領先的技術平臺,使我們的合作成為了可能。未來我們與亞馬遜云科技的合作將聚焦三個方面:第一,繼續擴大投入,進一步安裝末端物聯網的設備,擴大覆蓋范圍。第二,進一步推進企業應用IT技術的廣度,目前還僅限于供熱方面,將來我們會用在能源管理、設備管理等方面進一步拓展應用。第三,在彈性供熱方面以及擴大計量供熱范圍方面繼續努力,最終爭取盡快地把我們企業從傳統的供熱企業轉型為高效運行、低能耗、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服務型企業。”

責任編輯:成靜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