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溝通論壇召開,分享中國企業實踐

2022-12-12 16:30 中國發展網
生物多樣性 企業社會責任 ESG報告

摘要: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中國企業代表以主題演講和圓桌研討的形式,共同探討了企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的發展前沿,并對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全新實踐進行了分享。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關注自身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和依賴,積極探索更具引領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和創新項目,并在社會責任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等相關報告中進行公開披露。

披露是行動的呈現,也為更多行動提供助力。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不僅幫助中國企業更好地梳理產品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環境風險和機遇、提升生物多樣性績效,更將有利于中國整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中國參與解決全球氣候問題貢獻實踐案例。

2022年12月1日,由金蜜蜂智庫與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主辦的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溝通論壇在北京舉辦。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中國企業代表以主題演講和圓桌研討的形式,共同探討了企業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的發展前沿,并對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全新實踐進行了分享。

本次論壇由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社長兼主編于志宏主持,并通過網易平臺全程直播,截至發稿,直播觀看量近8.59萬人次。

通過自然資本核算,推動商業模式的轉型變革

電網行業在規劃、建設、檢修、運營和電網設備退役之后的全生命周期都與生物多樣性有緊密的聯系。作為全球最大的公共事業企業,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致力于在推動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的同時,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到電網建設運維的各個環節,積極探索創新生態保護的方案。

國家電網公司對外聯絡部社會責任處處長劉心放對國家電網公司在建立全面環境管理體系以實現全業務、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實踐工作進行了全面介紹。他指出,對大多數企業而言,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一項直接投入、間接產出的行為,在短期內沒有直接經濟效益回報的情況下,企業需要解決管理驅動力的問題,對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所產出的經濟、社會、環境價值進行評估和量化,從而有效地向董事會、股東和關鍵利益相關方解釋開展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對自然資本進行評估有助于企業發現潛在風險、改進內部決策,建立基于自然解決的方案,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環境挑戰,最終使企業發展從對自然不利的結果轉向對自然有利的結果,引導商業模式的轉型變革,并帶來社會連鎖效應,促進經濟社會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劉心放呼吁,更多企業認識到自身對自然資本的影響和依賴,并通過對自然資本的可持續運用,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成本和收益,同時守護人類和地球的未來。

通過負責任商業行為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商業活動

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標準和建議表達了對企業的期望,即企業無論其法律地位、規模、所有權結構或所屬行業如何,都應有助于推動可持續發展,同時避免和解決其運營中產生的不利影響。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意味著將環境和社會因素的考慮納入企業的核心業務,包括其供應鏈和業務關系的管理。

經合組織負責任商業行為中心政策顧問&國別經理(中國)陳晶晶表示,生物多樣性資源的稀缺會為企業帶來多方面的風險。要實現《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草案中對商業提出的具體目標,企業需要以一體化、綜合的方式去重新布局商業行動,以及重新設計一個長期化的戰略目標。“企業不應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當作一項獨立工作,而是應該通過提高盡責管理以及將盡責管理融入到企業戰略核心里,來長期提高企業韌性和可持續性。”她表示。

此外,陳晶晶分享了若干企業生物多樣性實踐案例,并從中發現,包括社會對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期望與日俱增;負責任商業行為的建議和工具可為企業開展盡責管理提供具體框架;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期望適用于所有企業;供應鏈中“控制點”企業對上下游供應商擁有較大的影響力;提升全社會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意識與能力可以推動企業所有活動和資金流動都符合生物多樣性價值觀;金融行業納入負責任商業行為盡責管理實踐將有助于真正確保和發揮生物多樣性在經濟和社會系統中可持續利用的貢獻等。

實現企業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兩立

企業既是生物多樣性的利用主體,也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主體。中國企業應該如何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納入管理決策,如何利用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在圓桌研討環節,專家和企業代表就“中國企業如何實現發展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兩立”這一議題進行了交流。

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事會秘書馮平介紹了藏藥企業在產業發展和資源保護方面的探索和實踐,并分享了企業進行利益相關方溝通的經驗。她表示,如果企業自身業務與農牧民有密切合作關系,可從當地社區著手,加大對農牧民的宣傳和宣講,用高于市場收購價等方式引導農牧民進行可持續采摘。此外,除常規信息披露之外,企業可多運用新媒體的交互性、社交性、即時性特征,來探索更具創新性的信息披露方式,并通過一些行業平臺、社會責任平臺、投資平臺等積極進行實踐分享,以行動影響行動,讓更多投資者、企業和社會公眾開始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話題,并對企業自身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進行監督和幫助。

北京市企業家環?;饡⊿EE基金會)秘書長楊彪從企業與公益組織合作的角度探討了企業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中的優勢和價值。他表示,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時,會引入一定的經營理念和市場思維,可以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幫助保護區當地百姓解決生計問題,從而有效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可持續性。同時,企業也可以從生物多樣性保護實踐中挖掘到更多商機,反過來促進企業自身的經營。在信息披露方面,楊彪表示,公益組織大多需要進行項目信息披露,因此,當企業與公益項目合作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時,企業自身的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意識也會得到增強,從而逐步實現企業生產經營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面融合。

對于企業如何更好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實現環境效益最大化,國家電網公司對外聯絡部社會責任處處長劉心放也提出了建議。他指出,企業應開辟途徑,讓更多利益相關方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中來。例如通過公益慈善手段籌集資金,與更多有保護意愿的組織、專業保護機構和企業共同組建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發揮各自優勢等。同時,積極在項目開展過程中引入商業模式,依據不同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的側重點,采取多元化的保護手段。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