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大賽在棗莊舉辦 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名城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道 9月17日,由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棗莊市財政局聯合主辦,棗莊財金控股集團承辦的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大賽、新能源產業生態創新應用與合作報告會在山東省棗莊市舉辦。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陳琛,棗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邵士官,以及全國的鋰電行業專家、行業精英、項目團隊齊聚一堂,聚焦把棗莊打造成為“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共話發展、共謀合作。
17日上午,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大賽圍繞新能源產業相關先進光伏、儲能;鋰電池相關先進電池材料、設備、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電池前沿技術開發與應用;新能源汽車相關電驅動、汽車電子、無人駕駛、智能座艙等方向,面向國內外廣泛征集優質項目,助推技術成果加速落地。大賽共征集近百項目,經過初篩和專家評委評審,最終入圍決賽13個優質項目。
大賽現場,路演采取8+5模式,即8分鐘項目講解,5分鐘評委提問和交流,最后評委打分,主要考察項目技術創新性、技術成熟度、產業化落地程度、商業價值和團隊、路演效果以及項目方面對評委提問的回答情況。經過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審的層層篩選,最終明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與會領導和嘉賓對13個獲獎項目和團隊表示熱烈祝賀并寄予厚望。
此外,大賽期間還設置了宣傳展示、投融資對接、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環節,致力于發掘一批新能源產業領域內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型項目和企業,培育和引進更多專業技術人才,全方位發掘真正的“千里馬”,推動創新科技成果在棗莊實現產業落地。
為加速人才鏈、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下午報告會現場,2023首屆企校協同創新大賽新能源汽車領域專項賽暨棗莊賽正式啟動。專項賽圍繞三電領域、智能化領域、先進材料和結構優化領域、充換電下一代技術等方向,按照“高校師生+企業專家”模式搭建,一是聚焦創新源頭,挖掘高質量創新成果,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二是以產業/企業需求為導向,引導技術/技能創新向產業化靠攏,促進企校協同創新;三是促進科研成果在產業場景中的創新應用,助力成果實現區域落地轉化,將高校的“科研”與企業的“研發”有效有機銜接,讓更多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
報告會發言環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八研究所研究員肖成偉,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所副所長楊俊峰,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導崔光磊,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澤深,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兼副總裁陳勝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建良分別就新能源鋰電等產業機會與挑戰帶來各自的專業見解與發展洞見。
此外,活動還匯聚了行業頂級專家,結合棗莊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的區域特點展開圓桌論壇。深入分析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分享產業創新應用發展成熟案例與商業模式、剖析棗莊市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機會,從棗莊市產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其發展建言獻策。
棗莊財金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大賽和新能源產業生態創新應用與合作報告會的成功舉辦,將助推新能源領域技術前沿優質項目在棗莊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棗莊財金控股集團作為市政府引導基金管理主體,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好相關工作,我們將充分運用“項目+基金+園區+飛地”的全新投資招引模式,不斷發揮財金集團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平臺效用,凝聚各方資源力量,為獲獎的優質潛力項目提供高速發展的沃土,為棗莊市奮力打造綠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和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貢獻財金力量。
據悉,新能源產業技術產業大賽已經在棗莊連續舉辦兩屆,圍繞棗莊賽會模式,以賽為引、以賽促產、以賽促業,聚焦鋰電行業新技術、新方向、新發展,挖掘篩選優質項目促進在棗莊落地產業化,搭建中國鋰電產業賽會品牌工程,打造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棗莊模式”;匯聚行業頂級專家,各抒高見、集思廣益,共同擘畫棗莊鋰電發展藍圖,助力棗莊·中國新能源電池名城建設。
責任編輯:潘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