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和平+合作”:2023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在京開幕

2023-11-20 14:24 中國發展網 張守營
科技

摘要:11月18日,為期三天的“2023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IPSPACE 2023)在北京開幕。來自全球117家空間機構的科學家、企業家和與會代表參加了大會。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道 11月18日,為期三天的“2023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簡稱IPSPACE 2023)在北京開幕。來自全球117家空間機構的科學家、企業家和與會代表參加了大會。

大會由聯合國外層空間委員會觀察員組織——國際和平聯盟(太空)會同中國宇航學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遙感應用協會、中國電子商會共同主辦。 

本屆大會是在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和中國政府的支持下召開的,是唯一由七大國際空間組織領導者擔任聯合主席的大會,大會得到了國際宇航科學院、國際宇航聯合會、航天基金會(美國)、太空探索者協會、萊斯大學國際空間醫學峰會、國際空間大學、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等七大頭部國際組織的鼎力支持。

大會名譽主席、中國航天局原局長劉紀原表示,這個時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和平合作,大會呼吁各國加強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把研討變為行動”,這是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阿爾蒂·霍拉-邁尼強調的理念,她表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外層空間的可持續發展,空間治理需要多邊攜手合作。

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國際合作部部長羅暉充分肯定本屆大會已成為加強空間領域國際交流合作、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平臺,提出要在平等包容的理念下,助力營造開放合作的生態,在互相信任中加強務實合作,引領產業發展。

本次大會秉持“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的理念,突出“和平、合作、創新”,聚焦“科學、科普、科創”。國際宇航聯合會執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費施廷格稱贊本屆大會是以科學家主導的國際航天盛會之一,在和平利用空間技術方面有卓越影響,得到廣泛的認同并形成國際品牌。

大會輪值主席、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楊保華表示,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革,人類渴望和平的愿望從未改變,本屆大會探討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國際合作”的趨勢、機遇和挑戰,意義重大。

美國航天基金會高級戰略與國際事務高級副總裁史蒂夫·艾森哈特先后12次到中國,見證了中國航天的發展和進步,他表示愿望在航天教育、科普方面,分享經驗,加強合作。

擔任大會聯合主席的空間研究委員會主席帕斯·卡爾埃亨弗勞德稱,空間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空間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社會管理等方面作用明顯,應通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挑戰。

致力于推進美中友好的喬治布什美中關系基金會主席尼爾·布什是第6次擔任大會聯合主席了,他認為地緣政治容易導致各國有不同意見,但“最重要的是合作”,要以這個大會為橋梁,將空間領域的相關組織、企業和團體集聚起來,共享創新成果,踐行多邊主義、促進共同發展。

太空探索者協會執行理事長安迪·特內奇在線上致辭,強調世界充滿不確定性,地緣沖突威脅著人們的安全和健康,要借助大會平臺,向全世界展示更好地使用空間技術造福人類的成果。

“為了在國際合作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線上線下與會的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及朋友們的積極參與,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推動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世界和平。”大會執行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王天怡講到,“太空無國界、家園共守護,這是我們共同的信念和使命。”

據大會組委會介紹,本屆大會設置1個主論壇10個分論壇,重點圍繞世界大變局下的外空治理,及綠色空間、月球保護、商業航天、通用航空等議題,研討空間技術在健康、教育、環保等領域的創新轉化應用,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大會聯合主席、國際宇航科學院秘書長讓·米歇爾·康坦宣布大會開幕。大會名譽主席林宗棠,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歐洲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和國際宇航科學院等60多位院士和科學家出席會議。 

據悉IPSPACE已連續召開五屆,先后發表了《空間技術和平利用聯合聲明(珠海宣言)》《讓空間技術更好造福人類健康倡議書》《空間技術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共建地球家園倡議書》等,本屆大會將發表世界空間科學家《和平宣言》。

本屆大會是疫情后首次舉辦的線下大會,將開展評選“小小科學家”活動,揭牌成立“中科院國際醫學科學轉化聯盟”“國際院士聯合體醫學科學委員會”“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和“中國癌癥預防與控制國際研究院”,還將舉行“空間科技應用與轉化創新明星企業與優秀項目推優”活動。

本屆大會全球同步直播,開幕式超600萬人線上觀看。

責任編輯:張守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