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3)》:銀行家高度評價貨幣政策效果,看好金融科技領域投資

2024-03-28 15:06 中國發展網
金融 銀行

摘要:2023年,農林牧漁業首次成為銀行信貸投向重點支持行業之首,排名由第三升至第一。電力燃氣業(含光伏、風電)在銀行信貸投向的重點支持行業中仍排名第二。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記者崔立勇報道

中國銀行業協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以銀行家的視角聚焦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動向,今年已是第15年發布。報告顯示,在中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下,銀行家對未來國內經濟運行平穩性預期增強,并高度評價貨幣政策的效果。此外,中國銀行業的數字化和金融科技應用不斷深化,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銀行家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并認為應重視政策協調和基礎設施建設等。

本次調查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不包括港澳臺)平行展開,參與調查與訪談的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282家,基本覆蓋了各類銀行業機構。調查不僅有面向銀行家的電子問卷調查,還有多種形式的調研訪談。調查緊跟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著重對行業熱點、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調研。通過長達10個月有序調查跟蹤,共回收有效問卷1643份,實地調研訪談各類銀行共計15家,獲取了大量真實、準確、有價值的信息。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立鈞表示:“隨著國內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銀行家對未來國內經濟運行平穩性預期增強,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密切關注金融監管、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關鍵議題。此外,銀行家認為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也是未來影響國內宏觀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

調查顯示,銀行家對未來經濟運行平穩性預期增強。29.4%的銀行家認為未來經濟增速會維持在5.0%-5.5%的區間,27.0%的銀行家認為未來經濟增速會維持在4.5%-5.0%的區間,17.9%的銀行家認為未來經濟增速會維持在5.5%-6.0%的區間。”

在過去的一年中,銀行家對貨幣政策效果評價較高,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支持擴大內需和實體經濟恢復,鞏固經濟復蘇的格局。從銀行家日常經營中最為關注的外部環境因素來看,調查結果顯示,金融監管政策(65.5%)和宏觀經濟政策(58.5%)繼續保持前兩位,且關注度明顯高于其他因素。此外,“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政策”(26.0%)、“國際政治經濟環境”(23.3%)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導向”(16.9%)等因素也受到銀行家的廣泛關注。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2023年中國銀行業戰略規劃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兼顧創新發展與風險防范,重點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延續數字科技賦能銀行發展的思路,在區域選擇、客戶群體、重點業務發展上呈現差異化的特色經營思路。國際化發展仍為銀行業的主流趨勢。”

報告指出,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是銀行首要戰略重點,也是特色化經營的重要措施。推進數字化轉型既是銀行業積極響應政策要求,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銀行業適應市場需求和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調查結果顯示,61.2%的銀行家選擇將“推進數字化轉型”作為戰略重點,比上年度高出1.3個百分點,繼續位列首位。超四成銀行家將“推進風險管控能力提升”(41.5%)作為重要戰略選擇,與上年度相比,選擇占比仍然位列第二位。

2023年以來,存款仍為銀行負債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但攬儲競爭壓力仍然較大。人民銀行兩次降準,釋放銀行體系流動性,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銀行業把握政策時機,積極優化負債結構,壓降負債成本,推進利潤增長。54.1%的受訪銀行家認為“優化負債結構,降低綜合負債成本”是銀行業未來利潤首要的增長點。此外,“金融科技引領數字化轉型,帶動業務增長”(51.9%)和“提高資產質量,降低壞賬損失”(39.1%)也是銀行業推進利潤增長的重要途徑。

積極利用科技手段是銀行業實現特色化經營的重要途徑。在經營壓力提升和競爭同質化加大的背景下,銀行業積極謀求和推進特色化經營策略。60.2%的受訪銀行家認為借助科技手段進行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最主要的特色化經營策略。此外,為小微企業提供一體化融資服務(55.9%)、深耕區域化發展(46.0%)也是銀行業特色化經營的重要策略。加大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力度,是培育新客戶群體的有效手段,更是對國家政策的重要響應。深耕區域化發展,有利于深入挖掘相應區域的業務,提高銀行的金融服務深度,形成特色化經營。

2023年,中國銀行業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在信貸業務方面,調查結果顯示,2023年,農林牧漁業首次成為銀行信貸投向重點支持行業之首,排名由第三升至第一。電力燃氣業(含光伏、風電)在銀行信貸投向的重點支持行業中仍排名第二。醫藥業在銀行信貸投向的重點支持行業中的排名則由第一下降至第三。此外,節能環保產業成為銀行家最關注的綠色貸款投向領域,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成為銀行家新增重點關注領域。

另外,銀行業作為金融業的核心,其風險內控與中后臺營運管理進一步受到關注。根據2023年銀行家對所在銀行的風險關注度給出的評分結果(1分表示風險關注度最低,5分表示風險關注度最高),信用風險作為銀行業最基礎、最重要的風險,關注度得分為2.77分,顯著高于其他類型風險,市場風險(2.69分)和操作風險(2.61分)的風險關注度分別位列二、三位。2023年各類風險關注度平均分為2.58分,較2022年降低14.7%。信用風險仍然備受關注,操作風險重視度有所提高。

調查顯示,銀行家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特別是在場景化金融服務和數字安全生態系統的構建方面,并認為應重視政策協調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值得一提的是,內容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2023年的關鍵進展和受到的廣泛關注,為銀行數字化轉型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銀行家認為,AIGC在銀行業務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通過提供智能化的客戶服務來優化用戶體驗(58.2%)、實現大數據的自動分析、挖掘和洞察(56.2%),以及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模型的開發(44.9%)。

應用AIGC能使銀行更有效地洞察市場趨勢、把握客戶需求和抓住業務機會,同時構建更準確的風險評估模型,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AIGC技術的進步也為銀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相應的挑戰。銀行家認為,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數據隱私與科技倫理問題”(43.0%),以及“生成內容的精確性”(39.3%)。

本期《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3)》還特別針對銀行業關注的七個熱點話題對受訪者進行了深度調研和訪談,分別是:銀行業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銀行ESG戰略發展;銀行業服務國民經濟運行重點領域;資本新規對銀行業的主要影響;銀行數據資產管理;銀行業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及新一輪國家金融監管機構改革的意義和影響。調查報告完整版本計劃將于2024年5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印刷出版。

責任編輯:崔立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