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忽略的鍋爐排污水熱損失難題被創新技術破解
——聚焦“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
摘要:據介紹,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通過工藝、材料、設備、控制系統的四大創新,將鍋爐排污水轉變成高品質蒸汽,水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99%以上,余熱回收利用率達到95%以上,實現了鍋爐排污水廢熱的高效回收以及排污水的近零排放。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白雪報道 近日,在由國家節能中心聯合江西省節能中心以“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利用”為主題召開的綠色創享匯上,記者了解到一項以前受到忽略的鍋爐排污水熱損失的創新技術——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根據第三方檢測機構與典型用戶反饋,該技術把廢水余熱回收和污水處理進行協同處理,解決了鍋爐排污水處理難題,實現了鍋爐排污水廢熱的高效回收以及排污水的近零排放,應用效果非常明顯。
作為最重要的用能設備之一,鍋爐廣泛應用于電力、供熱、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目前,我國共有鍋爐約32萬臺,年消耗能源約20億噸標準煤,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40%,是我國能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耗能設備。
事實上,為推動鍋爐節能降碳,國家近期發布了多個文件。2023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統籌節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點領域產品設備更新改造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比2021年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和0.5個百分點。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鍋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新建鍋爐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存量鍋爐更新改造。2024年3月7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設備更新行動將重點聚焦工業、農業、建筑等7個領域,其中就包含鍋爐更新改造。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閆勇哲表示:“這些政策的落實都需要先進鍋爐節能降碳技術與措施的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煤電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積極促進燃煤工業鍋爐和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鍋爐生產制造技術和節能環保運行水平顯著提高。”閆勇哲表示,但是總體看來,部分鍋爐的系統能效、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節能降碳減污潛力仍然巨大。尤其是在余熱利用方面,鍋爐余熱利用傳統做法是主要聚焦于煙氣乏汽以及凝結水的余熱利用,對鍋爐中高溫排污廢水的余熱回收關注較少。事實上,這些廢水也含有大量熱量,大型鍋爐排污率一般為1%~3%,小型鍋爐一般為5%~8%,排污水未能得到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熱量的浪費和水資源的浪費。
為破解這一難題,杭州萬得斯環??萍加邢薰咀灾餮邪l的“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效果顯著。采用該技術對鍋爐進行節能改造,不僅可以有效節約能源資源、減少碳排放,還可以減少鍋爐排污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節能減污降碳效果和經濟效益都非常顯著。與此同時,該技術應用場景多元,可廣泛應用于電力、石油、化工、冶金、造紙等行業,前景廣闊。
據介紹,該技術通過工藝、材料、設備、控制系統的四大創新,將鍋爐排污水轉變成高品質蒸汽,水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99%以上,余熱回收利用率達到95%以上,實現了鍋爐排污水廢熱的高效回收以及排污水的近零排放。
江西永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綜合性膠粘產品供應商,在利用該項技術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在此次綠色創享匯期間,參會代表前往江西永冠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取經,了解鍋爐中高溫廢水余熱回收及近零排放技術在實踐中的應用。
江西永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該公司熱電廠現有3臺(2用1備)65t/h循環流化床鍋爐,該項目利回收鍋爐連排水、定排水及各路車間回水并產生合格蒸汽供至生產車間使用。項目于2022年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回收5萬余噸連排水,獲得經濟效益超千萬元。
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兵,江西省節能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中傳,江西省發展改革委生態文明處副處長沈文清,南昌市發展改革委,南昌市節能中心,萍鄉市發展改革委,九江市發展改革委,新余市發展改革委,鷹潭市發展改革委,贛州市發展改革委,吉安市發展改革委,宜春市發展改革委,撫州市發展改革委,上饒市發展改革委等各部門領導,以及清華大學劉尚明教授,清華大學裴勝利教授,浙江大學余泓教授,中國能源研究會秘書長孫正運,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焦健,上海工業鍋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林欣,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朱斌祥,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制冷空調所所長于曉林等參加本次綠色創享會。
責任編輯: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