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搭建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交流平臺
摘要:將展示環保產業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碳轉型與“雙碳”目標、綠色生態創新實踐等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踐行“兩山”理念、服務“雙碳”目標經驗成果展示交流大會暨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將于4月10-1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朝陽館)舉辦。將集中交流展示生態環保產業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環保產業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碳轉型與“雙碳”目標、綠色生態創新實踐等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
近年來,生態環保產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取得顯著的成效,為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作用。
水氣土固新能源全鏈條新亮相
水處理方面,有基于強化分離與功能界面的低碳污水處理和資源化技術,化工廢水電催化全過程毒性控制技術,煤焦、石油、精細化工廢水治理技術,制造業含油、含菌、含顆粒物等在用液資源化再利用技術等;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有清潔高效工業煙氣碳捕集技術,鋼鐵行業節能減污降碳技術,工業爐窯煙氣治理技術,高溫塵硝一體化技術及應用,均流式靜電除塵技術,及VOCs和惡臭治理技術等;固廢處理利用方面,有清潔高效固廢焚燒及污染物分級治理技術,新能源鋰電池再生循環技術,金屬鉻冶煉渣全量資源化利用技術,廚余垃圾厭氧消化解抑增效技術及畜禽糞污干式厭氧資源化技術;環境監測和智慧環保方面,有量子點光譜技術,多方法的大氣污染在線監測與智能溯源技術,高光譜水質在線監測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與產業邂逅新融合
生態環保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積極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眾多企業展示利用 AI 和信息技術實現環保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成果。智能環境監測產品,基于多感知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環境監測等產品,體現了AI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環保領域的應用融合;信息一體化環境偵測車,凸顯了先進信息技術在現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智慧供水與排水管理系統、智慧供水一體化管控平臺、智慧排水管理系統等,展現了AI和大數據在水行業的智慧化應用;北京市首家AI智能生活垃圾焚燒系統,通過AI算法實現對焚燒爐的精準控制,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
低碳化引領產業領域新變革
生態環保產業是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力量,本次展覽展示了一批綠色低碳領域先進成果。清潔核能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三維皮托管流速儀,提供更精確的流速和氣流偏角測量,有助于電力、鋼鐵等行業的精準監測和控制,促進碳減排;干式厭氧技術在畜禽糞污資源化項目中的應用,解決了資源化利用率低等問題,實現了減排降碳和資源循環利用;展示鋼鐵、化工等高耗能行業綠色升級經驗,零碳園區,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高效的熱量回收技術和變壓吸附技術,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實施;煤矸石轉化為新材料用于綠色低碳建筑的技術,體現了“固廢再生+綠色建造”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產催生創新新實踐
生態環保產業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不斷提升產業綠色發展水平。用于水生態環境修復的分布式地埋水處理技術,為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微納除氟材料,可高效處理工業高氟水,助力綠色生態實踐;慧化一體站房集成了多項創新設計,包括高韌性組合式底座、創新板材新思路等,實現了綠色運行和節能環保。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