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導報現場 正文

中誠信國際探索中國特色評級之路,賦能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

2025-04-22 16:52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中誠信國際 信用評級 債券市場 關稅 ESG評級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潘曉娟報道  4月17日,中誠信國際在京聚焦關稅博弈與創新驅動下債券市場的新動向和關注點展開討論,與會嘉賓共同探索中國特色評級賦能下,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趨勢,解讀評級行業創新業務,探討市場發展機遇。

圖片1

中誠信國際執行副總裁、中誠信綠金總裁薛東陽表示,2025年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形勢復雜多變,評級在資本市場作用愈發重要。中誠信國際作為頭部評級機構,為各類市場參與者提供關鍵的信用信息參考。投資者借助這些信息,能夠更精準地識別信用風險,合理評估投資價值,進而做出更為科學的投資決策。對于融資企業而言,中誠信國際公正客觀的評級結果能幫助其在市場中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據了解,自2024年6月獲香港監管局資質認可以來,中誠信美元債等業務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香港第三大評級機構。同時,其致力于行業創新發展,提供綜合專業服務,在綠色金融領域設立綠金北京公司和綠金國際公司,是行業綠色轉型的重要推動者。中誠信指數公司在金融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市場風向標。中誠信認證公司在企業合規認證、管理體系認證等方面樹立了行業標桿。中誠信分析公司在行業風險分析與決策支持領域樹立專業典范。未來,中誠信國際將繼續秉持專業公正原則,深化創新,為市場提供更全面服務。

作為會議主持人,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袁海霞表示,今年一季度經濟領域迎來多方位改善,供給端工業生產維持韌性,新動能對生產的貢獻逐漸加大;需求端受“兩重兩新”支撐,投資、消費也從2024年全年3%-3.5%的增速提升至4%以上的增長水平。“就化債進展看,一季度2萬億置換債已發行完畢,2萬億的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額度超過1.3萬億,給地方發展騰余出一定的資源和空間。 回顧過去幾年中國宏觀經濟,外需是決定經濟修復邊際走勢的關鍵變量,今年一季度5.4%的GDP增長中,有2.1%來自出口,外需對經濟的貢獻超過30%。”袁海霞分析說,當前以中美為核心的關稅博弈持續拉鋸,我國外需面臨擾動的同時內需不足的基本面仍待改變。面對外部不確定加劇,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以短期穩內需、科創創新、中長期結構性改革為政策著力點;其次,依據我國的核心產業鏈優勢在中美關系中取得主動,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最后,與歐盟、東盟等國家保持密切關系,堅持制度性開放,積極擴大自己的 “朋友圈”。

在《關稅博弈與創新驅動下債券市場的新動向和關注點》主題分享環節,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暢表示,關稅戰升級使全球資本市場大幅震蕩,我國資本市場情緒受階段性沖擊,股票市場短期大幅調整,債券市場收益率先下行后回歸區間波動。今年以來國內政策對債券市場發展支持力度大,我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超180萬億,未來結構層次有望深化。一季度債券市場呈現取消發行增多、融資結構分化、科創債延續擴容、收益率寬幅波動、風險釋放平穩可控等特征。后續信用債融資仍有韌性,二至四季度發行量或在12.8萬億元左右,利率走勢需關注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走向影響,信用利差短期內有繼續收窄可能。投資策略上可把握政策機遇下的配置機會,同時關注房地產企業、出口導向型企業以及產業升級過程中傳統產業面臨的風險。

時至今日,信用評級已成為我國債券市場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助力宏觀戰略目標實施、風險揭示、債券定價、助力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蘊兮在《探索中國特色評級之路,賦能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主題分享環節中提到,現代信用評級行業依托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發展而成長。當下信用評級行業轉型發展需堅持守正創新,勇擔時代使命,一方面加速國際化進程,提高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助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另一方面,要推進供給側改革,結合我國國情優化評級理念、技術與方法,建立中國特色信用評級體系,以新科技應用賦能評級業務。同時,也需要監管部門支持,健全準入退出機制,構建聲譽約束下的有限競爭市場結構,引導發行人、投資者正確認識和使用評級結果。

在評級行業創新業務分享環節,中誠信認證首席專家張樂以《金融機構加強合規管理體系的背景及實踐》為主題發表演講,張樂提到,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國際標準對企業發展愈發重要,尤其對于金融行業。2024年3月1日《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生效,對金融機構的合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并且我國正積極推進金融行業制度性開放,為加入TPCPP做準備,金融機構需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中誠信綠金業務副總監王術玲在《ESG評級與數據的國際發展趨勢與中國本土化實踐》演講環節表示ESG 評級的生態圈良性發展。從目前市場發展來看,受政策引導、資本驅動、供應鏈管理、全球化業務布局等影響較大的主體,投融資機構、央國企、出海企業、投標企業、出海企業、供應鏈核心企業等主體對ESG評級和數據的關注度較高。從全球范圍來看,多數國家 ESG投資標準仍不明確,監管強度存在差異,同時地緣政治沖突和經濟封鎖等也對ESG投資和應用帶來新的挑戰。在國內自上而下的監管政策推動下,ESG在投融資、產品創新、客戶風險管理及招投標等多領域的應用實踐,有效促進了ESG評級和數據的發展。 

中誠信分析信評總監曹閏在《評級賦能下的投資者服務體系為市場提供增量價值》演講環節提到當前市場環境復雜,利率與風險的關系背離,投資者為維持收益需承擔更高風險,對投資者服務要求更精準高效。中誠信分析公司打造的評級體系,融合量化模型與專家判斷,準確度較高。此外,公司還推出服務于投研全流程的網站,涵蓋企業風險監測、估值、深度分析、行業數據展示等功能,為資本市場投研人員提供了實用工具,助力市場發展。

中誠信指數副總裁潘宇瓊在《中誠信指數助力理財資金入市》演講環節表示,指數作為市場風向標和度量衡,在政策鼓勵資金入市的背景下,成為投資的重要工具。指數投資風格穩定、規則透明、研究科學、歷史可回溯,相比主動管理投資優勢明顯。中誠信指數為指數投資提供全流程服務,在固收指數和權益指數構建上獨具特色。未來,中誠信指數將繼續深耕專業、銳意創新,共同助力資金配置效率的提升,為中國金融市場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潘曉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