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具有巨大韌性 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摘要:“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對補短板、穩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袁達說,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有關方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等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領域,精準籌資、精準項目、精準施策,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郭丁源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二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長3.2%,比一季度增速提高10個百分點,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經濟整體呈現快速回升態勢。
連日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積極為各家復工復產的外資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供應鏈疏通等服務措施。資料圖片
7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線上舉行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表示,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穩步回升的態勢充分表明,我國經濟具有應對疫情等外部沖擊的巨大韌性,調結構、轉方式、優動能還大有可為。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扎實推進,中國經濟將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委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進一步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
多措并舉,經濟明顯好轉
嚴鵬程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巨大沖擊,隨著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宏觀政策效應逐步釋放,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加快對沖疫情影響,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生產需求持續回暖,支撐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國民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回升勢頭總體符合預期。
一是統籌成效在顯現。不斷加強和完善疫情防控機制,有序推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逐步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二季度經濟實現了3.2%的增長,為下半年持續恢復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是政策效應在釋放。面對疫情帶來的罕見沖擊,國家發展改革委及時出臺實施了一攬子幫扶企業、穩定就業、擴大內需等方面的對沖政策,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了強大支撐。
三是供需循環在改善。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被掣肘的供給都在逐步恢復。
四是發展動能在轉換。疫情在對一些行業企業造成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加快推進了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產業的發展,比如在線教育、網上辦公、遠程問診等行業都實現了快速擴張。
五是市場信心在恢復。隨著各項政策持續發力,經濟循環逐步恢復,市場主體信心穩步回暖,3月份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這充分說明,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是有微觀基礎支撐的。
內外兼修,多舉措穩投資
穩投資是下半年的重要工作。袁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謀劃推進新的重大項目。上半年,西寧至成都等鐵路項目已批復,西安、蘭州、西寧等樞紐機場改擴建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防洪減災、智慧水利等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總投資已達1.29萬億元。
“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對補短板、穩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袁達說,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有關方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等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領域,精準籌資、精準項目、精準施策,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是穩投資抓手之一。袁達透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抓緊出臺2020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在保持現有條目穩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在產業方面重點是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區域方面重點是促進中西部地區積極吸引外資。
落到實處,加強政策儲備
“將針對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面臨的需求不足和外部環境趨緊等問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疫后恢復緩慢和生產經營壓力較大等問題,以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為抓手,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為牽引,堅決穩住經濟大盤。”嚴鵬程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抓好政策對沖,加強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強化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確保宏觀政策取向保持穩定,已出臺的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同時,聚焦“六穩”“六保”,加強政策預研儲備。
“國家發展改革委每月都會定期調度全國各地區特別是重點省份經濟運行情況,全國主要經濟大省各項指標都在進一步回升。”嚴鵬程說,綜合各方面因素看,下一步我國經濟保持企穩回升態勢是有條件、有基礎的。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