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2025中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及行業發展交流會圓滿舉辦

2025-04-22 17:10 中國發展網
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

摘要: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長江經濟帶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和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5中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及行業發展交流會”圓滿舉辦。

中國發展網訊  2025年4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長江經濟帶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和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5中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建設及行業發展交流會”圓滿舉辦。交流會以“數智化變革 體系化創新 高質量發展”為主題,20余位來自“政產學研用”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行管領導、交易機構領導及企業代表作主題分享,60余位行業權威人士蒞臨會場,共同探討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構建,為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化、數智化、高質量發展分享經驗、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嚴金明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馮仕政致辭并主持開幕式,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徐春學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王叢虎教授,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應用推進處處長徐云,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布寧輝,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常朝暉,國資委商業信用中心主任袁星煜圍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及發展”發表主旨演講。來自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海南省、重慶市、貴州省、南京市、濟南市、廣州市、昆明市、西安市、鄂爾多斯市、馬鞍山市等省、市、自治區交易機構實踐部門領導圍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化建設”分享創新實踐。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嚴金明

嚴金明在致辭中指出,我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當前已取得顯著成就,但仍面臨數字化水平不足、區域協同不夠、治理效能有待提升等挑戰。因此,行業需以數智化為突破口,推動交易流程再造、服務模式創新、監管機制優化;以體系化為支撐,構建全國統一、開放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以高質量為目標,實現資源配置效率、公共服務水平、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提升。本次交流將深入探討公共資源交易的數智化變革、體系化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助力我國公共資源交易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徐春學

徐春學在致辭中指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是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的核心載體和政府配置資源的重要組織方式,需以技術賦能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深化整合共享。當前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全面落實信息公開要求,推動交易過程透明化;以交易主體為中心優化電子化服務,提升項目登記等環節效率;深化數據融合共享,釋放交易數據在監管、分析等領域的價值。他同時呼吁,圍繞統一平臺標準、破除區域壁壘、深化人工智能應用等議題凝聚共識,共同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公共資源交易研究中心主任王叢虎教授

王叢虎作《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化的若干思考》主題報告。他指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統一規范、信息共享的招標投標和政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采購等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實現項目全流程公開管理。中國特色的宏觀理論已成熟,但中觀和微觀層面仍需完善。制度體系化強調全國性總章程和相關法律修訂的必要性,涵蓋框架性、運行、評估和監督制度。組織體系化涉及領導機構、監管組織和服務組織的重構,推動組織創新。治理工具體系化涵蓋管制類、激勵類、自愿類和技術類工具的應用。總結來看,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化的核心在于整合分散平臺,建立統一的管理體制、制度規則、服務標準和技術支撐,以實現公共資源配置的規范化、透明化和高效化。未來的發展依賴于制度、組織和技術的協同推進。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應用推進處處長徐云

徐云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展趨勢和挑戰》主題報告。她指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正在加速推進,制度建設持續深化,監管體系更加嚴格。當下,平臺互通成為關鍵,需縱向關聯預算、審批、履約等交易前后端系統,橫向對接各領域、各行業交易系統并共享主體、專家、信用等公共信息。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作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既面臨數據共享、跨域協同等挑戰,也承載著通過數字化推動經濟態勢監測分析、優化要素資源配置的新機遇。未來需在制度完善、技術賦能和協同治理方面持續突破,以實現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目標。

國資委商業信用中心主任袁星煜

袁星煜作《標準化引領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公共資源交易需要以標準化、數字化、信用化為核心驅動高質量發展。標準化是規范交易行為、防范廉政風險及促進數字化轉型的基礎,需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并打造覆蓋招標人、供應商等全主體信用評價體系。數字化技術應貫穿交易全流程,提升動態監管與數據應用能力。信用體系建設需構建長效機制,通過數據驅動、強化市場公平性。他強調,未來應通過“標準+技術+監管”三位一體模式,激活要素活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公共資源交易與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度協同。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布寧輝

布寧輝基于廣聯達多年來的行業沉淀,分享了AI技術在招投標領域的應用前景。他指出,新型招投標面臨監管模式轉變、招標文件質量下降、圍標串標等問題。AI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升招投標的效率和公正性,為行業帶來了積極變化。通過資信標/技術標機器評審、圍標線索分析及數據互通,推動招投標透明化、高效化,減少人為干預,優化市場環境。面向未來,廣聯達將進一步拓寬AI智能應用的應用范圍和專業覆蓋,在夯實資信標評審應用的基礎上深入推進商務標和技術標的機器自動評審,升級機器管招投標系統平臺,打造AI交易大腦,實現全流程AI賦能的全方位機器管招標的創新應用模式。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

馬亮作《公共資源交易的平臺治理》主題報告。他指出,平臺通過信息整合、信用機制和網絡效應顯著降低交易成本,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從分散走向集中,從線下轉向線上。政府作為平臺或與企業合作時,需平衡規模效應與壟斷風險,構建開放生態系統。在這一過程中,核心挑戰在于需要強化交易價值、優化治理機制,兼顧效率、服務體驗與廉政建設,以應對統一平臺與專項平臺之爭,實現政府、企業與社會多贏。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常朝暉

常朝暉在《國有企業采購供應鏈管理的創新實踐》中指出,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需加速采購向供應鏈管理轉型,依托數智技術深化應用、標準化建設及綠色采購實踐。通過全鏈協同、數智監管、供應鏈韌性安全等創新案例,推動集約高效、合規透明的供應鏈體系建設。當前,中央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的指導文件中多次強調安全與韌性導向,鼓勵央企構建精益化、智慧化、綠色化現代供應鏈,通過聯合采購、信息共享等舉措落實統一大市場戰略,提升產業鏈韌性與全球競爭力。

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彭小毛

彭小毛介紹了山東省以“三化四體”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的經驗。“三化”即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通過制定90余項制度規范、應用AI智能評標和區塊鏈技術,構建了全鏈條智能監管體系;“四體”則是強調黨建、業務、系統、監督聯動,打造全省統一平臺,實現系統互聯互通及“云智”監管一體化,強化風險預警與跨部門協同,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山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山西省省級政府采購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潤澤

張潤澤表示,山西省在推動公共資源交易行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提出了“鑄魂、塑形、引領”的發展思路。通過“清廉交易”建設,出臺《三年提升行動方案》和“清廉60條”,實施內外管控,顯著降低違規行為,改善行業風氣。推行“1333”工作布局,實現管理向服務轉型,提升透明度和服務質量。堅持全省“一盤棋”,推動行業協同發展,出臺省級標準,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清廉+服務”發展格局。

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馬學凱

馬學凱分享了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數智賦能的實踐路徑。聚焦“招、投、開、評、定”五大環節,中心創新構建“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等四大平臺體系,創建“全辦成·更廉易”服務品牌。利用元宇宙技術構建“元宇宙服務大廳、元宇宙開標大廳、元宇宙評標大廳”等三大虛擬交易服務環境,提升開評標效率和公正性。引入DeepSeek技術,開發四大AI“數智員工”,包括智能客服、編標助手、篩查衛士和監證哨兵,提升交易服務效率和準確性。針對圍串標和專家被圍獵問題,推出“五盲”評標機制,實現評審信息開標前全封閉。

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魯占全

魯占全分享了河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經驗。通過全面推行“雙盲”評審改革,評標專家盲抽、技術標盲評等措施,從而最大限度規避腐敗風險,提升交易環境的公平性。改革涵蓋制度建設、場地改造和系統優化,成效顯著。同時,河北省不斷探索智能化建設方向,利用AI技術推動交易、監管和見證的智能化轉型,致力于構建高效、透明、公正的公共資源交易新生態。

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趙煦

趙煦介紹了貴州省構建的“全省一張網”平臺體系,該體系能夠實現數據共享、交易統一、服務集成和監管協同。通過打造統一數據底座、網上交易大廳和服務平臺,強化全流程監管,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效率。在人工智能賦能方面,貴州運用智能評標、合規審查和圍串標分析三大工具,構建五層架構,推動交易管理精準化、高效化和透明化。未來,貴州將繼續深化技術與制度融合,探索AI在招投標領域的更多應用,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副主任鄭為

鄭為分享了海南省“機器管招投標”的改革經驗。通過制度集成改革與AI技術融合,海南省推行了招標文件標準化、圍串標AI預警、數據透明可追溯等做法,從而堵塞制度漏洞,確保交易公開透明,降低了交易成本。海南省進行了制度創新與平臺建設,實現了服務優化與監管強化,下一步將進一步融合AI技術,嚴控人為干預,優化評審規則,強化智能分析能力以提升招投標的規范性和透明度。

南京市數據局黨組成員,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張巧玲

張巧玲介紹了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經驗。通過功能融合“一張網”實現全天候服務、全類別交易和不見面開標,提高交易透明度和智能化水平。打好助力監管“一套拳”,通過評分解碼、畫像中心等功能模塊,強化對評標過程和交易行為的精準監管。實現降本增效“一股勁”,推進主體信息共享、專家資源共享和CA互認共享,減輕企業負擔,提升交易效率。構建安全保障體系,提升交易安全性。同時也上線了AI智能體“寧小招”,推動交易活動智能化。

廣州交易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張石波

張石波分享了廣州交易集團的市場化創新實踐。其通過深化數據治理、應用AI技術實現智能評標和圍串標識別,并打造統一服務平臺提升交易效率。通過拓展交易業務范圍、完善交易規則和強化平臺建設,進一步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與智能化發展。未來,廣州交易集團還會聚焦新興要素交易,如碳排放權和數據交易等領域,推動國企采購全面接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發展中心主任潘輝

潘輝介紹了重慶聯交所集團如何通過數字化變革重塑行業新質生產力。其構建了“數字聯交所”體系,以“1262”架構推進黨建、交易、監管、管理、服務和生態的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包括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數字基座、管理與業務協同平臺、六大賽道和兩大終端,實現全流程智慧化、標準化。未來將通過AI技術推動“數智聯交所”迭代,優化數據與能力基座,創新數智平臺與生態建設,構建開放共贏的數字經濟生態圈。

西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李積文

李積文分享了西安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經驗。自2022年起,西安便構建了綜合信用評價體系。在國家政策推動下,西安市通過法律分析進一步明確了信用評價的重要性。因此西安整合多部門信用數據,形成量化信用評價報告,并在招投標環節應用,提升交易透明度和公正性,降低風險,促進公平競爭。李積文表示,未來將深化數據整合與共享,借助技術賦能實現智能化評價,并拓展應用場景,推動市場治理現代化。

昆明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吳劍明

吳劍明介紹了昆明市在強化評標專家管理方面的做法與經驗。評標專家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具有獨特作用,其行為直接影響交易公平。云南省推行“工位大循環”模式,通過空間分隔、屬地反相及配位隨機,切斷專家間潛在勾連。評標行為具有公共性,需從制度設計、行為規范和價值實現三維度約束。針對技術倫理沖突,建議動態知識管理、AI賦能專家分級、雙重盲審及決策溯源機制,杜絕“偽專家”現象,提升評標專業性。

馬鞍山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袁飛

袁飛介紹了馬鞍山市以技術創新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高質量發展的經驗。通過應用DeepSeek大模型實現招標文件合規監測、工程量清單控制價質量分析和評委打分異常預警,構建智能風控閉環。同時推進投標工具市場化改革,引入第三方服務商,優化交易流程。實施"雙盲"遠程異地評標,打破地域限制,確保評標公平公正。未來將持續深化平臺智能化建設,提升交易效率與規范性,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貢獻力量。

鄂爾多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亮亮

李亮亮在發言中表示,鄂爾多斯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數智化、智能化、標準化和區域協調為核心,推動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通過推行市旗(區)一體化發展、工位法評標模式和智能化管理,提升交易效率和規范性。未來,將深化數字化轉型,構建智慧交易新生態;強化智能技術應用,培育監管服務新動能;推進標準體系建設,夯實規范發展基礎;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協同發展新格局。

王叢虎(右一)與布寧輝(左一)共同發布

會上,王叢虎與布寧輝作為編寫代表,重磅發布了《中國公共資源交易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為8大篇章,共計26萬余字,詳細闡述了近年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創新成果,提煉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最佳實踐,歸納了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改革經驗,將助力行業更好地開展改革創新與數字化轉型。主編單位表示,《報告》將于2025年四月底正式印刷發行。

中國人民大學南水北調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祁凡驊,《中國招標》期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松偉,浙江省公共資源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尹劍斌作為主題演講和實踐分享環節主持人,推動交流會有序開展。

和合共生,礪行致遠。此次交流會不僅是一次前沿理念的深度碰撞,更是一次行業未來方向的精準把脈。展望未來,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中國公共資源交易行業同仁將以體系化創新為筆,以數智化變革為墨,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壯闊藍圖,讓公共資源交易成為推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引擎。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