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發改委:已從三方面著手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

2020-12-03 23:58 中國發展網
易地扶貧搬遷 十四五規劃

摘要:全力保障后續扶持資金。我們考慮到部分大型特大型安置區承擔了很多同步搬遷戶,按照原有的籌資標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仍然還是存在一些短板。那么,為了彌補這個不足,2019年11月,我委專門安排了中央預算內投資35.29億元,支持貴州、云南、廣西等省份大型安置區來補齊配套的教育、醫療設施的短板。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3日,國新辦就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趙辰昕表示,2019年以來,隨著各地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設任務陸續完成,工作重心已經開始逐步轉移到了后續扶持。我介紹三個方面的情況:

第一,制定出臺了后續扶持的相關政策。2019年6月,國家發改委聯合10個部門研究制定并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力度的指導意見》。這個《意見》是總體上進行了指導。之后,到今年2月份,我們又聯合12個部門進一步出臺了《2020年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若干政策措施》,這個《措施》更加具體,我們聚焦了六個方面,其中有25項具體的舉措。這六個方面主要包括:完善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安置區產業培育和就業幫扶,加強安置社區的管理,保障搬遷群眾合法權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加強統籌指導和監督檢查等等。所以說這個政策措施非常明確。在整體的這些框架之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也在不斷推動完善相關的舉措,加大支持力度。各個部門陸續出臺了實施就業幫扶、社區治理、安置住房不動產登記等一些專項的政策,可以說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第二,全力保障后續扶持資金。我們考慮到部分大型特大型安置區承擔了很多同步搬遷戶,按照原有的籌資標準,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仍然還是存在一些短板。那么,為了彌補這個不足,2019年11月,我委專門安排了中央預算內投資35.29億元,支持貴州、云南、廣西等省區大型安置區來補齊配套的教育、醫療設施的短板。

今年以來,財政部也非常支持這項工作,他們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債務規模264億元,支持大型安置區配套設施建設。在中央財政扶貧資金中,專門安排了48億元,用于支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就業幫扶和產業培育。財政部還在安排支持脫貧攻堅補短板、綜合財力補助資金的時候,專門切出了79億元,支持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配套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帶動就業等相關工作??紤]到后續扶持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配合財政部在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時候,安排了47.83億元,用于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

第三,分區分類開展精準扶持。我們督導相關省份對70個萬人以上的特大型安置區制定實施了后續扶持的專項方案,統籌整合了各類政策資源予以幫扶。一攬子解決了產業就業、社區管理、社會融入等后續發展問題。我們還指導地方對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區重點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和培育壯大后續產業。對800人到3000人的中型安置區,重點加強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建設,對800人以下的小微型安置點,重點培育特色的農牧產業。同時,我們還加大對一些分散安置戶的幫扶力度。這就是有效分類進行指導特大型安置區、大型安置區、中型安置區和小微型安置點、分散安置戶。我們通過這些具體的辦法,推動每個安置區、每名搬遷群眾都能獲得及時、有效的后續幫扶。

趙辰昕強調,“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將聯合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要求,我們會結合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分區分類精準施策,聚焦“三區三州”等欠發達地區、大型安置區和少數民族搬遷群眾,還有“老幼病殘弱”等一些特殊群體,我們會進一步完善后續扶持政策體系,繼續加大搬遷群眾產業就業幫扶力度,提升完善安置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加強社區管理,促進社會融入,持續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果,實現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這樣一個目標。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