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國家發改委:力爭12月底前基本完成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

2020-12-08 01:09 中國發展網
煤炭中長期合同 煤炭行業

摘要:供需雙方要力爭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雙方合同簽訂工作;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鐵路運輸企業要保證在2021年1月底前完成產運需三方合同簽訂工作。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12月7日,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2021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簽訂履行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及早完成年度合同簽訂工作,進一步提高中長期合同簽訂比例。其中提出,供需雙方要力爭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雙方合同簽訂工作;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鐵路運輸企業要保證在2021年1月底前完成產運需三方合同簽訂工作。

通知提出要充分認識做好煤炭中長期合同工作的重要意義:

煤炭中長期合同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十三五”期間,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不斷健全,“基準價+浮動價”價格機制得到廣泛認可,簽約履約率穩步提升,產運需各方有效銜接,信用監管體系初步形成。實踐表明,煤炭中長期合同為推動上下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保障全國煤炭穩定可靠供應和能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要繼續堅持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完善能源產供儲銷體系,保障能源安全。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是煤炭產供儲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時期,要深入總結近些年的實踐經驗,繼續堅持并不斷完善煤炭中長期合同制度,逐步形成市場機制更有效、監管機制更有力、產供儲銷緊密銜接的煤炭市場交易體系,為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民經濟健康平穩運行提供更加堅實的能源保障。

早簽、多簽、簽實、簽長煤炭中長期合同

為此《通知》強調,要早簽、多簽、簽實、簽長煤炭中長期合同?!锻ㄖ访鞔_,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2019年以來核增產能煤礦核增部分簽訂比例應達到90%以上。規模以上電力企業簽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年度煤炭使用量的75%,使用進口煤的電廠,國內煤炭使用量的80%要簽訂中長期合同。規模以上煤炭和電力企業2021年簽訂的供需雙方、產運需三方中長期合同數量均應不少于上年。

中長期合同要有量有價真實有效。煤炭中長期合同的數量、質量、價格機制、違約責任、爭議解決方式等基本要素應規范齊全。合同要真實有效,嚴禁以搶占鐵路運力等為目的簽訂虛假合同,一經發現,記入企業信用記錄,并對其在下一年度中長期合同簽訂中實施限制。鼓勵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支持在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簽訂電子商務合同。

鼓勵簽訂3年及以上的中長期合同。鼓勵供需雙方建立長期穩定戰略合作關系,簽訂3-5年有明確價格機制的中長期合同,規模以上企業的3年及以上合同簽訂量原則上不低于年度中長期合同總量的30%。此前已簽訂尚未到期的中長期合同應繼續執行。

供需雙方力爭本月底前基本完成合同簽訂

《通知》明確提出,及早完成年度合同簽訂工作。供需雙方要本著長期合作、互惠共贏的原則,主動溝通,加強對接,力爭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雙方合同簽訂工作。鐵路運輸企業要提前做好運力配置計劃,保證在2021年1月底前完成產運需三方合同簽訂工作,對在上述期限內仍未完成合同簽訂的,原則上不再保留運力。供需雙方在合同談判期間,要確保煤炭市場供應平穩有序,不得影響正常發電供熱和居民生活用煤需求。

執行“基準價+浮動價”價格機制

在價格方面,《通知》強調,要執行“基準價+浮動價”價格機制。供需雙方能夠就中長期合同價格達成一致意見的,按雙方商定意見執行。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應按照“基準價+浮動價”原則確定。

基準價方面,下水煤合同基準價首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一致的按2020年度水平執行;鐵路直達煤合同基準價要由下水煤基準價格扣除運雜費后的坑口平均價格和供需雙方2020年月度平均成交價格,按各占50%權重綜合確定。

浮動價方面,下水煤合同與鐵路直達煤合同的浮動價,均可結合環渤海煤炭價格指數、CCTD秦皇島港煤炭價格指數、中國沿海電煤采購價格指數綜合確定。

中長期合同緩解了煤炭市場大起大落的行情

12月1日,在2021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新聞通報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張宏表示,明年中國經濟恢復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必然帶動煤炭消費有一輪新的需求,預計要比今年更為強勢,所以明年煤炭供需總體應該是緊平衡狀態。張宏強調,需要做好煤炭供應保障的工作,特別是目前晉陜蒙三省煤炭產量已占到全國的70%,要靠這些出產地保供全國壓力很大。

據介紹,今年12月8日至10日,這個關乎明年煤炭產運銷需銜接以及價格走勢的大會將在太原召開,屆時將發布主產地(晉陜蒙)標志煤種價格指數,大型煤炭企業將與用戶簽訂中長期合同,晉能控股集團煤炭銷售戰略合作協議等眾多項目也將簽約。

“預計煤炭簽約總量將達到10億噸以上。”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馮雨介紹說,中長協“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定價機制不變,其中基準價仍然是535元/噸。

張宏認為,目前中長期合同占到全國煤炭市場的7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煤炭市場大起大落的行情。2017年實行中長期合同制度以來,煤炭長協價格保持了穩定,噸煤價格浮動不超過50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國煤炭消費量32.4億噸左右,同比下降0.8%。全國規模以上累計原煤產量31.3億噸,同比增長0.1%。其中,動力煤中長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價格穩定在綠色空間。11月下水動力煤長協價553元/噸,比10月上漲6元/噸;今年1-11月均價541元/噸,比2019年全年均價下降14元/噸。

張宏進一步指出,“十四五”期間,面對碳中和目標下的環保壓力,煤炭消費將提前達到峰值,煤炭企業再也不能靠降價去搶市場了,在中長期合同制度的大框架下,必須創新商業模式,針對用戶需求,實行定制化供給。

(中國發展網綜合:國家發改委官網、經濟參考報、中國煤炭報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