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改委: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嚴守功能底線助力高精尖構建
摘要:《目錄》嚴把產業準入關,自實施以來至今年11月底,全市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2.33萬件。
中國發展網訊 1月4日,據北京市發改委網站消息,《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是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制定實施的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產業指導目錄,并于2015年、2018年持續進行修訂完善?!赌夸洝访鞔_了新增產業和功能底線,從源頭上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存量政策形成“組合拳”,以減量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優化提升首都功能。在《目錄》聯席會議機制統籌協調和服務指導下,各區、各部門密切配合,全社會共同行動,《目錄》實施成效顯著,在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治理“大城市病”、助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新設市場主體中高精尖超六成
《目錄》嚴把產業準入關,自實施以來至今年11月底,全市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2.33萬件。《目錄》從嚴調控的采礦業、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業新設市場主體明顯減少,占比由2013年的46.8%降至2020年1-11月的22.9%?!赌夸洝吩趪朗毓δ艿拙€的同時,為高精尖經濟結構構建打開了更大空間,科技、信息、商務、文化等高精尖產業新設市場主體持續增加,占比由2013年的40.7%升至2020年1-11月的60.4%,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添了新動力。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目錄》嚴控非首都功能增量,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存量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截至今年11月底,《目錄》從嚴調控的采礦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制造業的存量市場主體占比由2013年底49.6%降至32.7%,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信息、商務、文化的存量市場主體占比由2013年底的34.3%升至50.6%,高精尖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三、區域差別化定位更為明晰
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目錄》與之緊密銜接,突出分區域差別化管理,積極引導增量資源合理布局?!赌夸洝穼嵤┮詠?,新設市場主體逐步在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聚集。2020年1-11月,“三城一區”新設市場主體中,科技、信息服務業占43.5%;通州區新設市場主體中,科技、信息、商務、文化服務業占64.5%。各區產業投資與功能定位更趨匹配,空間布局逐步優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好《目錄》聯席會辦公室作用,與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加強跟蹤監測、分析研判,及時開展重大問題研究,動態完善《目錄》,做好政策解讀,確?!赌夸洝讽樌麑嵤苿邮锥紲p量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