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反貧困壯闊史詩畫卷上的發改亮色

2021-03-03 10:40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脫貧攻堅

摘要:就在3天前,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表彰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地區振興司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閩北山區寄宿小學開學  留守兒童

閩北山區寄宿小學開學 留守兒童"回家" 3月1日,福建省政和縣唯一一所村級寄宿制小學西津畬族小學正式開學上課。就讀在該校的生中過半數是留守兒童,學校成為他們的另一個家。167名學新華社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程暉

2月28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南樓、北樓的大廳里,工作人員正在忙碌著,他們正在進行《人類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巡禮》的布展工作。此次展覽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辦公廳、政策研究室主辦。由成百上千的搬遷群眾笑臉照片拼接而成的背景墻矗立在大門入口處,讓每一個路過的人都感覺到鼓舞和欣喜。

就在3天前,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表彰大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地方、委內各司局(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地區振興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舉全司之力,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這一“頭號工程”,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偉大歷程中彰顯使命和擔當,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充分肯定和廣大搬遷群眾一致認可。

“5年來,地區振興司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懷著讓搬遷貧困群眾盡快過上好日子的真摯為民情懷,以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的超常規舉措和忘我工作狀態,強力推動各項工作開展。比如,貧困地區發展處干部勇于攻堅克難,實現全國近千萬貧困人口易地搬遷脫貧;綜合處干部深入開展定點扶貧,從規劃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智力、宣傳推介等方面入手,把廣西田東、河北靈壽、吉林汪清三縣作為政策實施和試點示范‘試驗田’;政策統籌協調處干部統籌推進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生態退化地區治理處干部推動建立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表示。

主動擔當作為五年來取得重要成效

回首5年來的工作,可以看到,地區振興司主動擔當作為,強化頂層設計,多措并舉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等政策文件,搭建起直達廣大搬遷貧困群眾的工作體系和政策體系。狠抓工程建設。按照“保障基本、安全適用”要求,做好安置住房規劃和建設,采取全覆蓋、拉網式監管巡查確保工程質量過硬、政策執行不偏。統籌后續幫扶。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同步做好安置區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就業、社區治理等工作,確保“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五年來,全國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安置住房266萬余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搬遷脫貧,占“十三五”脫貧人口近1/5。

主動擔當作為。多措并舉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地區振興司會同原國務院扶貧辦規劃財務司編制并報請國務院印發實施《“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這是扶貧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大力發揮以工代賑“賑”的作用,不斷拓寬實施范圍、建設領域、賑濟方式和受益對象,支持“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持續釋放消費扶貧紅利,采取有力措施,廣泛組織動員有關方面直接采購或幫助銷售湖北等受疫情影響較重地區和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近5000億元。深入開展定點扶貧,從規劃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智力、宣傳推介等方面入手,把廣西田東、河北靈壽、吉林汪清三縣作為政策實施和試點示范“試驗田”,三縣先后實現摘帽退出。推動建立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針對貧困地區生態功能脆弱的具體實際,報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貧困地區水電礦產資源開發資產收益扶貧改革試點方案》,起草《生態保護補償條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生態保護者不吃虧、能受益。統籌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報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支持邊境地區脫貧攻堅的政策文件,推動形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振興發展的強大合力,夯實長遠發展基礎。

推動形成更強合力共寫脫貧攻堅新篇章

在地區振興司貧困地區發展處的辦公室里,因為工作人員比較多,空間顯得有些擁擠,中間一個長的會議桌連著一個投影屏,這里是處里同志一起研究政策、起草文件、制定方案、下達資金、定期調度、掛牌督戰、監管巡查并推動3萬多個安置區工程項目落地落實的地方。特別是在迎接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和“回頭看”期間,大家加班加點,從這個小小的辦公室里累計報送200余批次、1200余套件、近600萬字的檔案資料和專題材料。正因為超強的“生產能力”,貧困地區發展處這間不大的辦公室,被大家形象地稱為“扶貧車間”。2016年以來,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牽頭部委的責任處室,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專班也設在這里。

這間辦公室的東墻上,掛著一張巨幅《“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作戰圖(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全國扶貧開發先進集體、中央和國家機關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獎牌、綬帶,雖被擺在文件柜上并不顯眼的位置,但無法擋住其沉甸甸的含金量。

“我們處除了幾名正式人員外,還有不少來自地方的掛職借調干部,且基本是‘80后’。在看到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的消息后,不管是目前在崗的,還是已經回原單位的同志,都感慨萬分。大家紛紛表示,經歷了脫貧攻堅戰的洗禮,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樣艱難的工作,我們都不怕,都能干好!”地區振興司貧困地區發展處負責人表示。

“在我委傾力幫扶下,田東、靈壽、汪清三縣先后歷史性地摘掉貧困帽子,2016年至今分別減貧約5.2萬人、4.4萬人、1.6萬人,貧困發生率分別由15.01%、16.3%、23.2%,全部降至動態為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三縣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地區振興司綜合處負責人表示。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點幫扶工作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2019年田東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國家發展改革委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定點扶貧工作成效評價為“好”。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中國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見證,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區,很多仍屬于欠發達地區,抓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逐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經過我們處兩年的推動工作,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為新發展階段特別是‘十四五’時期支持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指出了方向?!兑庖姟纷鳛橐环菥C合性、系統性的文件,聚焦解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遵循統籌謀劃、因地制宜、各揚所長的基本原則,提出了一系列目標任務和支持政策,完善了新發展階段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地區振興司政策統籌協調處負責人表示。

2012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相繼批復陜甘寧、左右江、大別山、川陜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部署實施了一批支持措施和重大項目。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下,目前文件和相關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革命老區經濟社會保持健康發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一套確保政策執行不走偏的創新落實機制

三峽移民,歷經17年,搬出129萬人;易地扶貧搬遷,5年時間,搬出960余萬人,相當于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難度可想而知。通過各地區各部門和委內各司局(單位)5年多來的合力攻堅,易地扶貧搬遷探索形成了以“政策出臺-解讀培訓-觀摩交流-典型推介-監管巡查-糾錯糾偏-宣傳引導”為主要特點的國家重大扶貧工程推進落實機制,確保各地在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過程中責任落實不走樣、政策執行不走偏,獲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批示表揚。

在定點扶貧領域,地區振興司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周密制定年度工作要點和工作計劃,逐年提高年度任務指標,簽訂《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強化工作定期和專題調度,組織召開委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定點扶貧聯席會議等,督促各司局(單位)抓好任務落實;指導幫助三縣回顧檢視工作,及時發現和糾正定點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項項頂層設計、政策制度在出臺。牽頭研究起草并出臺《“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百問百答》等綱領性文件規劃,會同相關部門出臺安置住房建設面積控制、金融支持、土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交易、就業幫扶、社區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搭建起“四梁八柱”的政策制度體系,打通了政策設計“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充分發揮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戰略策劃、規劃編制、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優勢,為三個定點扶貧縣編制《靈壽縣產業發展戰略規劃》《靈壽縣鄉村振興規劃》《汪清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策劃》《汪清縣空間規劃》《田東縣鄉村振興規劃》以及“十四五”規劃思路研究等,幫助定點扶貧縣理清發展思路謀劃發展方向。

多年來,地區振興司統籌研究、系統謀劃,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規劃落實和深度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脫貧發展,大力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條件,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消費扶貧、定點扶貧等重點工作。

“扶貧經歷是一面鏡子,讓我們透過群眾的艱辛努力,照出干部應有的責任擔當;扶貧經歷是一盆清水,在我們驕傲自滿沾沾自喜時,為我們清洗心靈、清醒頭腦;扶貧經歷是一劑良藥,給我們堅守夢想的力量。”這是一位曾在貧困地區發展處掛職的地方干部在工作群里的留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目標,明確一個政策過渡期,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瞄準兩類重點人群:農村低收入人口、返貧監測人群;突出三類難點地區,即欠發達地區、脫貧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新起點新征程新使命,繪就鄉村振興的畫卷已經徐徐鋪開。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又踏上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在新時代推動革命老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責任編輯:劉維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