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發改委 正文

發改委:加強統籌協調,共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2021-07-13 16:40 中國發展網
兒童友好城市

摘要:下一步,社會司將加強統籌協調,持續細化落實與各單位的合作計劃,強化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中國發展網綜合報道 據發改委網站消息  為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任務部署,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7月9日上午,社會司組織召開兒童與城市政策研究座談會。

會上,社會司有關同志介紹了兒童友好城市政策背景和工作進展情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就合作方式、合作項目等提出具體建議,中國兒童中心、宋慶齡基金會、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宏觀院社會所分別介紹了單位概況、工作基礎、研究優勢,并就參與兒童友好城市工作提出了設想和建議。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重點任務,與會各方就合作領域、研究方向、對接方式等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下一步,社會司將加強統籌協調,持續細化落實與各單位的合作計劃,強化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走深走實。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上提出“關愛兒童、共享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合作倡議。為實現這一倡議,國家發改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辦事處正積極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在中國的標準和工作機制建立。

2020年11月,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在首屆中國兒童友好行動研討會致辭中強調,“十四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將在重大規劃編制、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改革推進、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統籌支持兒童發展,營造兒童友好的成長環境。

目前,全國已有深圳、長沙、上海、武漢、廣州等十余個城市提出建設兒童友好城市目標并付諸實踐。北京也在積極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究竟什么是“兒童友好城市”?認證成為“兒童友好城市”的條件和步驟如何?全球“兒童友好城市”都分布在哪里?

什么是兒童友好城市

兒童友好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概念,它的基礎源于1989年《兒童權利公約》中提出的兒童具有生命權、受保護權、發展權與參與權四大權利,兒童友好的最基本內涵就是尊重兒童的這些基本權利。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聯合國人居署正式提出“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議將兒童的根本需求納入街區或城市的規劃之中,即通過一定的措施,提升原有街區或城市的兒童友好度。

1996年,聯合國兒基會(UNICEF)和人居署(UN-Habitat)共同發起兒童友好城市倡議(Child Friendly Cities Initiative,簡稱CFCI),指出少年兒童的福祉是衡量人居環境健康與否、民主社會文明程度和政府良好治理水平的終極目標。

按照聯合國定義,“兒童友好城市”是指致力于實現《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兒童權利(無歧視;在涉及兒童事宜中以兒童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確保兒童生命權、生存權和發展權;尊重兒童意見)的城市、城鎮、社區或任何地方政府體系。在這些城市或社區,兒童的心聲、需求、優先事項和權利是當地公共政策、程序、決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一座對兒童友好的城市本質上也是適合所有人棲身的宜居之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優化兒童發展環境,切實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是切實保障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的重要著力點之一。

兒童友好城市的愿景目標

CFCI的愿景是:每個兒童和青年都能擁有愉快的童年和青年時光,在各自城市和社區中,平等享有自身權利,充分發揮自身潛力。為了實現這一愿景,CFCI提出了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五大目標領域(即著名的“一只手框架”),包括兒童有權在安全環境下成長、有權受到平等對待、有權享受基本服務、有權表達意見、有權享受家人陪伴和游戲。

a8773912b31bb051986f0ca0ae6d52bc4bede08b

圖片來源:北京婦聯

兒童友好城市目標領域的“一只手框架”

五大目標領域既涵蓋了《兒童權利公約》規定的各項兒童權利,又與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保持高度一致。兒童友好城市全面關注和解決各地兒童和家庭的健康福祉問題,不僅可用來監測SDG的指標落實情況,也能推動地方城市的切實發展。也正因此,CFCI才能受到各國政要和地方城市的廣泛關注與實踐。

兒童友好城市的實施戰略

推動保障兒童權利根本變革的一系列戰略包括:①立法-出臺兒童友好型政策和法律框架;②宣傳-倡導兒童權利優先;③計劃-制定全市層面戰略規劃;④資金-劃撥兒童事務專項預算;⑤協調-建立跨部門伙伴關系;⑥參與-建立包容性的兒童參與機制和流程;⑦培養-提升利益相關方能力;⑧監測-采集兒童及其權利狀況數據;⑨評估-實施過程中的兒童影響評價。

綜合來看,CFCI倡導的是以全面的解決辦法保障兒童權利,如果只是建造一個操場,就不足以獲得認可;此外,CFCI尤其強調有意義和包容性兒童參與的重要性,因為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CFCI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地方施政體系的兒童權利保障能力,確保兒童和青年享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成果。

兒童友好城市的認證過程

獲得CFCI認證需要經歷六個步驟:①地方政府與兒基會簽署諒解備忘錄;②開展兒童權利現狀分析;③制定戰略規劃和行動計劃;④按計劃實施相關行動;⑤制定監測和評估的指標框架并開展評估;⑥如達標,獲得聯合國兒基會正式認可。

2

圖片來源:北京婦聯

兒童友好城市認證步驟

在周期上,CFCI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其目標并不是要在第一個項目周期內(一般2-5年)落實五大目標,而是要循序漸進地促進地方在兒童權益保障方面做出變革,并在此后的項目周期中,不斷拓寬目標范圍、強化目標執行的深度。

全球兒童友好城市都有哪些

從1996年至今,全球已有近50個國家積極響應,3000多個城市和社區積極參與,包括倫敦、巴黎、慕尼黑、溫哥華、哥本哈根、首爾在內的900多座城市(社區)通過CFCI認證,但中國目前尚無一個城市入選。

兒童友好城市在全球分布

從國家構成來看,既有意大利、法國、德國、加拿大、韓國等發達國家,也有巴西、白俄羅斯、蒙古、越南等發展中國家,還有塞內加爾、莫桑比克、幾內亞等不發達國家。可見,“兒童友好”并不僅僅適用于經濟和社會已經發展到較高階段的國家和城市,聯合國鼓勵在現狀基礎上為保障兒童權利做出積極改變的任何施政體系加入CFCI。

 

25

 已經加入或計劃加入CFCI的國家構成 (圖片來源:北京婦聯

由于各國所處發展階段和社會文化存在差異,CFCI并沒有統一的建設標準,而是在聯合國五大目標指引下,鼓勵每個國家靈活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戰略目標和實現路徑,并分階段推進實施。從各地倡議內容來看,高收入國家注重提高兒童身心健康、完善高品質生活環境、促進兒童社會參與等方面;中等收入或低收入國家則更為注重減少青少年犯罪、增加更多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社會服務等方面。

31

不同國家CFCI的重點內容圖片來源:北京婦聯

國外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踐

美國丹佛:通過“見學地景”為兒童創造了更多與自然接觸的機會

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于2006年啟動丹佛兒童及青年友好(CYFC)倡議后,為建設成為全美第一的兒童友好型城市啟動一系列計劃,包括“見學地景”(learninglandscape)計劃等。

德國慕尼黑:制定保障兒童權利政策,鼓勵兒童的社會參與

德國是世界兒童友好型城市的先行者,慕尼黑是德國倡導“兒童友好型城市”理念最為成功的城市,在其高密度人口與移民大幅增加的特征下,通過成立慕尼黑兒童局(MunichChildren’sOffice)、專門委派監察員為兒童權利代言等,更具針對性的重視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的政策措施制定,使兒童的福祉成為城市層面項目決策的核心要素。

日本東京:改善兒童使用的設施與場所,制定保障兒童權利政策,鼓勵兒童的社會參與

日本建筑學會在基于一系列兒童友好型建筑與城市建設和對未來兒童成長培育環境的改善及建設出發,總結出若干有利于兒童成長的規劃設計原則——“兒童友好型建筑、城市十二條基本原則”。東京及周邊城市基于此原則,重點提升兒童友好設施和服務,以此為兒童提供完善周到的成長環境。

(中國發展網綜合:國家發改委、北京婦聯、成都婦聯)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