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先行 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
摘要:農村地區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汽車消費仍處于快速普及階段,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102輛,遠低于全國220輛的千人汽車保有水平,未來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普及度仍相對比較低,充電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是一個重要制約因素。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系統提出三大方面11條重點舉措,推動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新的階段,加快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釋放,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新動能。
一、《實施意見》明確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著力提升農村地區充電服務能力
(一)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是首要舉措。截至2022年底,我國各類充電樁保有總量達到521萬臺,車樁比為2.5:1,其中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179.7萬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但當前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區,農村地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薄弱,交通樞紐、公路沿線等場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還比較少,部分旅游區等人流量相對密集的場所公共充電服務能力仍有待提升。農村地區包括縣城和鄉村等地,地域廣闊、區域分散,全國共有縣級行政單位(除市轄區外)1800余個,鄉鎮行政單位約3.9萬個,行政村約70萬個。城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特點并不適用于農村地區,農村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考慮“區域分散又相對集中”的特征,同時各個區域特點又千差萬別,要探索適合農村地區特點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秾嵤┮庖姟诽岢?,“加快實現適宜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地區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為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快農村地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提供了基本準則。同時,《實施意見》還提出,要“合理推進集中式公共充電場站建設”,優先在縣鄉企事業單位、商業建筑、交通樞紐(場站)、公路沿線服務區(站)等場所配置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并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鄉村旅游重點村等場所延伸,為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指明了方向。
(二)創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模式是重要手段。加快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既要“建得快”,又要“用得好”?!秾嵤┮庖姟诽岢隽思涌燹r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充電基礎設施運營維護能力的具體舉措,為提高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力,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方案。一是推進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共享?!秾嵤┮庖姟分赋觯邆浒惭b條件的居住社區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同時居住社區管理單位要積極協助用戶安裝充電設施,在此基礎上“引導社區推廣‘臨近車位共享’‘社區分時共享’‘多車一樁’等共享模式”。二是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政府政策、資金、土地等支持對提升充電網絡建設運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實施意見》指出,要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等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場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還要加大用地保障等支持力度,開展配套電網建設改造,增強農村電網的支撐保障能力。三是推廣智能有序充電等新模式。農村地區一般采用獨棟獨院居住方式,具有發展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和電網雙向互動(V2G)的基礎和條件?!秾嵤┮庖姟分赋?,探索在農村地區建設提供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一體化的充電基礎設施,推動綠色能源使用和新能源汽車發展有效結合,也將促進農村電網優化升級。
(三)提升充電基礎設施運維服務體驗是必然要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不僅要“能找到”,而且要“能用上”,提升充電基礎設施運維服務體驗也是提升農村地區充電服務能力的重要方面。一方面,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要統一建設標準、保障建設質量、優化區域布局。為此,《意見》提出“開展充電設施建設標準制修訂和典型設計”。另一方面,為完善充電設施運維體系,提升用戶運維服務體驗,《意見》提出“提升設施可用率和故障處理能力”,“推動公共充換電網絡運營平臺互聯互通”等。充電運營服務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幫助用戶實現公共充電樁精準定位,便于用戶使用,也有利于提升充電樁使用效率。
二、《意見》著眼于優化購買使用環境,加快推動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釋放
(一)供需兩端發力,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一是豐富新能源汽車供應,提高新能源汽車產品適用性。農村地區用戶周邊出行居多,出行距離短,對汽車產品具有獨特使用需求,一般要求高通過性、強承載力、低購買價格。而且,農民是作為重要生產工具購買汽車,具有拉貨需求,電商進農村也帶動物流配送需求。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呈現高端化、長續駛里程的特點,適應農村地區使用特點、具備經濟性的在售新能源車型只有幾款,滿足拉貨需求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仍處于空白?!秾嵤┮庖姟饭膭钴嚻箝_發更多經濟實用的車型,特別是新能源載貨微面、微卡、輕卡等產品,并面向農村地區市場提供優質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強化面向農村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多元供給,為農村地區進行定制化供給,將使得農村地區擁有更多選擇,農村地區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會逐步提高。二是加快公共領域應用推廣,發揮新能源汽車使用引領示范作用。農村地區消費具有較強的示范性消費特點,口碑傳播對汽車消費影響力大,傳統燃油車時代就出現全村購買同一款車型的現象,俗稱“五菱村”。目前,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處于起步階段,政府部門等公共機關企事業單位應在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秾嵤┮庖姟诽岢鲆虻刂埔颂岣吖珓沼密囍行履茉雌囀褂帽壤膭钣袟l件的地方加大對公交、道路客運、出租汽車、環衛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應用支持力度,這將有效提高農村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促進農村居民加快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三是提供多元化購買支持政策,直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目前,新能源汽車購買價格總體仍高于燃油車,需發揮政府、汽車企業、金融機構等多元主體力量,有效降低新能源汽車購買成本,拉動新能源汽車消費?!秾嵤┮庖姟诽岢?,鼓勵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汽車企業開展以舊換新獎勵活動、金融機構加大消費信貸支持,多主體聯動配合,降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從歷史經驗來看,“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是拉動汽車消費的重要手段,《實施意見》出臺也將進一步助力各地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二)強化宣傳服務管理,持續增強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發展動能。一是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目前,農村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仍處于產業發展早期階段,對新能源整車和動力電池相關性能指標的快速發展缺乏了解?!秾嵤┮庖姟诽岢?,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宣傳,提升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支持相關主體針對農村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品牌聯展、試乘試駕、三年內免費“電池體檢”等活動,這也符合農村地區消費特點。二是強化銷售服務網絡。農村地區汽車維修一般通過社會維修點等方式進行,普遍缺乏維修新能源汽車的專業工具或專業人員,為此,《實施意見》提出要通過銷售網絡下沉、定期開展維修售后服務下鄉活動等方式完善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網絡,緩解農村用戶購買使用顧慮,真正讓農民買得放心,用得安心。三是加強安全監管。安全是新能源汽車長期穩定發展的前提?!秾嵤┮庖姟诽岢?,要健全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體系、提高居民安裝使用充電樁安全水平等。
農村地區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汽車消費仍處于快速普及階段,千人汽車保有量只有102輛,遠低于全國220輛的千人汽車保有水平,未來仍有較大發展潛力。農村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期,前景更為廣闊。隨著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大幅改善,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將加快釋放,美麗鄉村建設將邁入新時期。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汽車產業處處長 李偉利)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