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摘要:文章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認識的升華和實踐的發展,是新發展格局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報訊 記者張子麟報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編著的《深學篤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近日已由中國計劃出版社、中國市場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收錄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趙辰昕撰寫的題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文章。
文章從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等方面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進行詳細的論述和分析,旗幟鮮明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選擇,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戰略部署,是發揮我國發展優勢的內在要求,并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對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具有綱舉目張的作用。”
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不能只講前半句片面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主張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度收縮;也不能片面強調“國內國際雙循環”,不顧國際格局和形勢變化,固守“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舊思路。文章提出,準確理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內涵,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方面,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強國內大循環在雙循環中的主導作用。內需市場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于大國來講,內需市場是經濟發展的主要依托。文章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因此,必須堅持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的發展模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在極端情況下也能保證經濟正常運轉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使我國發展立于不敗之地。此外,還應聚焦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增強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的重要基礎、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等。
另一方面,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文章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認識的升華和實踐的發展,是新發展格局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應科學認識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系,并積極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操其要于上”,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要“分其詳于下”,把握工作著力點。對此,文章強調,要緊緊抓好經濟循環暢通無阻這個關鍵所在,牢牢把握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這個最本質特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文章列舉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工作著力的五個重要方面:
一是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具體內容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科學研究與市場應用的有效銜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等。
二是加快培育完整的內需體系。具體內容包括促進傳統消費不斷提質擴容、推動新型消費加快成長、大力發展服務消費;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大重大項目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支持企業加大設備更新和技改投入,繼續加大力度擴大民間投資等。
三是打造順暢聯通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具體內容包括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進外貿企業轉型升級;鼓勵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等。
四是著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要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精心謀劃共同富裕頂層設計,出臺實施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建立健全先富幫后富、推動共同富裕的政策體系。
五是全面提升安全發展能力。要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實施國家安全戰略,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