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發揮風光資源優勢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摘要:下一步,甘肅省發改委將圍繞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繼續加快新能源基地、電力外送通道、系統調峰能力、骨干電網建設步伐,真正使新能源成為國家有需要、甘肅有優勢的主導產業,為甘肅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王斌報道
“十四五”以來,甘肅省搶抓國家“雙碳”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歷史機遇,依托甘肅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聚焦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關鍵環節,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促進風光資源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努力推動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蓬勃向上發展,著力打造發、輸(配)、儲、用、造一體的清潔能源綜合產業體系。甘肅新能源進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呈現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高質量的新特征,已成為助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和重要引擎。
新能源建設規模增長迅速。按照國家風光電大基地開發工作部署,在規劃引領、政策保障、項目布局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加快新能源建設步伐。“十四五”以來,年均新增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截至2023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5000萬千瓦,占電力裝機比重超過60%,占比居全國第2位。
電力外送通道實現歷史性突破。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甘肅省全面推動外送通道規劃和建設,酒湖直流工程是全國首條以大規模輸送新能源電力為重點的特高壓直流工程,已于2017年建成投運,實現累計外送電量超1500億千瓦時,隴電入魯工程核準開工,隴電入浙工程即將具備核準條件,隴電入川工程已調整納入國家“十四五”電力規劃。
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大幅提升。調峰煤電方面,搶抓國家加快基礎性保障性電源建設的政策機遇,2022年爭取國家批復煤電建設指標540萬千瓦,目前已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全部建成投產。新型儲能方面,印發實施《甘肅省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截至2023年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13萬千瓦,預計2025年可建成投產600萬千瓦。抽水蓄能方面,截至目前已核準開工項目8個,裝機總規模1128萬千瓦,總投資881億元。這些項目將為甘肅新能源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調峰保障。
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堅持外引和內培相結合,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突破行動,優先保障新能源重大招商項目要素供給,積極承接中東部新能源產業轉移,先后引進寶豐集團、金風科技、東方電氣、正泰集團等龍頭企業,積極培育壯大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河西地區在酒泉、武威等地形成若干個百萬千瓦級高端風電、光伏制造業產業集群,中東部區域打造材料、通用電氣裝備、自動化系統等高端共性基礎產業鏈,初步形成了風機制造、光伏組件、儲能電池等比較全面、完整的風光電裝備制造業體系。截至目前,全省共引進配套產業120個,計劃總投資超千億元,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投資300億元,裝備制造產能除滿足省內自用外,還將輻射周邊省份。
下一步,甘肅省發改委將圍繞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繼續加快新能源基地、電力外送通道、系統調峰能力、骨干電網建設步伐,真正使新能源成為國家有需要、甘肅有優勢的主導產業,為甘肅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