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鄉萬村“馭風” 鄉村振興注入更多綠色動能
摘要: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旗)域農村地區,以村為單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風電項目,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風電投資建設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機制,推動構建“村里有風電、集體增收益、村民得實惠”的風電開發利用新格局。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王曉濤
我國積極發展農村分布式新能源工作又有重要新進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關于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具備條件的縣(市、區、旗)域農村地區,以村為單位,建成一批就地就近開發利用的風電項目,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風電投資建設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機制,推動構建“村里有風電、集體增收益、村民得實惠”的風電開發利用新格局。
“如每年選擇具備條件的1000個村進行試點開發,按每村裝機2萬千瓦測算,年可新增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既能為風電發展打開新的市場空間,也能更好發揮促發展、擴投資、穩增長的作用。”在此前舉行的吹風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關負責人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估算,一臺風機一年能為一個村集體增收5萬-10萬元。
對于“千鄉萬村馭風行動”,關注我國能源發展的人并不陌生。202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明確要求,推動農村分布式新能源發展。
《通知》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印發的。通過在廣大農村因地制宜推動風電就地就近開發利用,助力鄉村振興,促進農村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國家能源局認為,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是可以開辟風電發展新的增長極。當前我國風電以“三北”地區規?;_發為主,隨著低風速發電技術逐步成熟,中東南部地區就地就近開發風電日益具備可行性和經濟性。
二是可以成為推動農村能源革命的重要抓手。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推動農村地區風電發展,與農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質發電等實現多能互補、深度融合,有助于調整農村能源結構,推動農村能源革命,助力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三是可以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支持各類投資主體與當地村集體按“村企合作”模式共同開展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支持村集體依法通過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等方式共享風電項目收益,并提供相應就業崗位,從而拓寬村集體和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使風電發展真正惠及“三農”,賦能鄉村振興。
《通知》強調,組織開展“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要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宜建則建,試點先行,條件成熟一個就實施一個,不搞一窩蜂,不一哄而上。要堅持村企合作、惠民利民,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以村為單位,以村企合作為主要形式,充分調動村集體和投資企業雙方積極性,既促發展,也惠民生。要堅持生態優先、融合發展,以符合用地和環保政策為前提,與鄉村風貌有機結合,與農村能源協同互補,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
《通知》明確,省級能源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電網企業等單位,結合實際研究提出總體方案。各地市根據省級總體方案,按縣(市、區、旗)編制細化實施方案,有序推動實施。各類投資主體與相關村集體按“村企合作”模式,共同參與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運行??h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及時了解和掌握項目收益共享落實情況,協調發揮項目收益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和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通知》提出,鼓勵各地探索試行備案制,結合實際提供“一站式”服務。充分利用農村零散非耕地,決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依法依規辦理項目用地,對不占壓耕地、不改變地表形態、不改變土地用途的用地,探索以租賃等方式獲得。
針對“千鄉萬村馭風行動”的組織實施,前述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各方聯動。其中,電網企業配合做好方案編制,加強配套電網建設,保障項目并網。他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調查,為了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一些地方對配套電網要進行升級改造,包括變壓器、線路等。不過他強調,通過近幾年的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農村電網也在得到持續加強。
“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村電網薄弱、供電可能還有問題的地方;二是支撐下一步的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三是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持電動汽車下鄉。”前述相關負責人強調,加強農村配套電網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工作,并非只是為了分散式風電或者分布式光伏,也不是單純為了電動汽車的充電樁,而是能夠產生綜合效應的,即為了“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動構建農村新型能源體系”。
責任編輯:王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