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煤不見煤” 山東淄礦集團綠色轉型新顏開
摘要:巴彥高勒礦取得固廢物處置環保驗收手續,400萬噸/年礦井竣工環保驗收全部完成;正通煤業公司完成500萬噸/年礦井及選煤廠項目的噪聲、固廢物等環保自主驗收;世林化工取得煤制甲醇項目環保驗收、固廢物填埋場環評和草原用地手續......一系列措施手段串珠成鏈,確保淄礦集團綠色生態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付金昌、車路、記者尹明波報道 1月7日,一場雨水剛過,沿著硬化的水泥路來到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煤場,泥土的清新氣息芳香怡人,可以看到環衛工人正在清掃被風吹落的敗葉,整條水泥路被水沖得干干凈凈,陽光一照顯得有些“波光嶙峋”,運煤線竟沒有一絲煤塵。據介紹,該公司投資3182萬元對儲煤場進行整體式鋼構架大棚封閉,儲煤棚工程呈正方形,總建筑面積約9216平方米,有效減少地面煤塵外揚。
圖為淄礦集團唐口煤業。供圖:山東省能源局
唐口煤業“運煤不見煤”,只是淄礦集團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該集團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突出抓好煤塵、煙塵、礦井水等難題,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嚴格責任落實、鐵腕督查考核、創新驅動轉型,傾力打造生態環境綠色標桿企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不止是唐口煤業,該集團濟北片區各礦均新建能源云智能環保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實現對煤炭儲運及裝卸、運煤車輛、矸石堆場等實時監控和自動噴淋,確保將煤塵污染影響降到最低,不斷提升環保監控智慧化水平,持續改善礦區及周邊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礦井治理煤塵有手段,非煤凈煙、除塵也有辦法。新升實業公司電廠通過采取“一調二增”工作法即調整噴淋層級、增加石灰石漿液濃度和脫硫劑反應時間,既實現超低排放,又降低煙氣脫硫成本。東華水泥公司更換布袋除塵濾袋2490條,加大對道路、卸料口、袋裝現場、煤場等無組織揚塵的治理,確保每平方米粉塵不超10克,在顆粒物污染治理方面再上新臺階。
在礦井水處理方面,淄礦集團牢牢抓住重點工程這一“關鍵”環節,倒排工期、掛圖督戰,礦井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我們已完成礦井水處理站擴容改造工程進水調試階段,目前主體工程均已告竣,預計4月份可正式運行……”1月12日,在礦井水處理站,淄礦集團亭南煤業公司環保中心主任楊桂磊介紹工程最新進展情況。據了解,該礦井歷時8個月就完成對原先礦井水處理站的第三次擴容改造,可使礦井水處理能力達每小時3500立方米,排放達標率為100%。
原有礦井水外排水質要達標,剛剛投產試運行的礦井水外排問題更要嚴把關。1月10日,邵寨煤業礦井提前半年實現聯合試運轉,該公司在建設初期就把礦井環保問題放當成大事來抓,投資7000萬元實施2000立方米/時地面礦井水處理工程,目前礦井水處理工程輻流池、調節池、加速澄清池、脫水車間等土建工程、管路和設備安裝都已完成,新增180平方米生物膜處理系統,新建兩座120立方米臨時礦井水沉淀池,實現礦井水達標排放。
此外,巴彥高勒礦取得固廢物處置環保驗收手續,400萬噸/年礦井竣工環保驗收全部完成;正通煤業公司完成500萬噸/年礦井及選煤廠項目的噪聲、固廢物等環保自主驗收;世林化工取得煤制甲醇項目環保驗收、固廢物填埋場環評和草原用地手續......一系列措施手段串珠成鏈,確保淄礦集團綠色生態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在加快環保工程建設,加大環保整治力度,規范環保驗收手續的同時,淄礦集團堅持全面從嚴管控,成立環保辦公室和環保工作專班,創建環保排放指標和環保管理工作評價相結合的“雙體系”考核辦法,將日常監督檢查與階段性達標考核評價相結合,通過專項檢查、動態督查、駐礦督導等一系列“硬”舉措,奏響綠色生態主旋律,繪就高質量發展“最美底色”。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