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湖北鶴峰: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搭上“脫貧快車”

2021-02-05 00:07 中國發展網
湖北鶴峰縣 脫貧

摘要:“茶葉的收購、柑橘的收購這些產業方面直接或間接帶動大概在350戶左右,然后社會效益呢,就鐵爐來說我們基本上覆蓋了千戶村、唐家村、江口村等貧困移民村。”湖北惠泰豐茶葉有限公司汪次鶴說。

中國發展網訊  近年來,湖北省鶴峰縣持續推進茶葉“全域有機”建設,穩定有機茶基地。該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茶葉生產經營模式已基本成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命運與共”的企農聯結關系日益緊密,形成了龍頭引領、合作社組織、大戶示范、全員共建的現代茶產業推進體系,引導更多的貧困戶發展有機茶產業,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601a8fc3e6947

2月1號,寒冬已至,在湖北三農茶葉有限公司加工廠內,機器轟鳴,工人師傅們正在用機器進行進行茶葉篩選、分揀作業,一片繁忙景象。

601a8fc7903fe

近年來,該公司響應政府號召,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戶立足資源優勢,充分利用好田好地,大力推行“全域有機茶”種植,全方位實行茶葉規模發展。

601a8fcc575f2

“截止2020年,我們目前已認領有機茶面積11658.9畝,結合我們公司發展現狀,我們新增三旺村、鐵爐村兩個加工廠來滿足我們的生產需求,同時解決茶農賣茶難的問題。由于我們的有機茶認證成功通過轉換,讓我們的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由常規茶變身為歐盟有機茶。”湖北三農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海燕說。

601a8fcf243cf

截止2020年底,三農公司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較上年增長了近2000萬元。產品的提檔升級,不僅打破了疫情影響,為三農公司帶來了收益,還為當地的貧困群眾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該公司每年可直接吸納178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年人均增收1萬元以上;共帶動3000多名貧困人口發展有機茶,年人均增收1500元。

601a8fd2c2909

正在打掃衛生的是鐵爐白族鄉千戶村貧困戶朱春銀就是其中的一員。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及身體原因,他無法出門打工,沒有收入,讓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三農公司總經理谷海燕了解到相關情況后,主動上門為他提供工作,并與他簽訂有機茶協議,發展有機茶產業,拓寬增收渠道。

“我負責的工作就是打掃衛生、收揀紡織袋,一個月有3000多元錢,還有5、6畝茶,搞的到2-3萬元,我在這兒收入也比較穩定,生活也能得到保障。”朱春銀說。

三農公司的發展,也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鐵爐白族鄉黨委、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支持該公司租賃原三旺小學、鐵爐集鎮茶葉加工園予以生產經營,并減免了其一年租賃費用;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協助三農公司辦理了《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證明》。

“我們公司將繼續緊抓國內市場,加大線上銷售力度并積極拓展國外市場,讓我們產品走出國門。”湖北三農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海燕說。

湖北惠泰豐茶葉有限公司位于鐵爐白族鄉千戶村三組,是一家主營名優茶、有機干毛茶、柑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該公司在2020年新認領有機茶基地2300多畝,采用“公司+農戶”的形式與農戶簽訂有機茶協議,帶動當地有機茶產業發展。不僅如此,該公司還致力于發展當地特色柑橘產業。截止2020年底,共帶動當地385戶貧困戶“一茶一果”產業增收,千戶村等5個移民村群眾受益。

“茶葉的收購、柑橘的收購這些產業方面直接或間接帶動大概在350戶左右,然后社會效益呢,就鐵爐來說我們基本上覆蓋了千戶村、唐家村、江口村等貧困移民村。”湖北惠泰豐茶葉有限公司汪次鶴說。

近年來,鶴峰縣每年投入4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推廣有機茶產業,市場主體也在不斷發展壯大。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取得SC認證企業35家,有機認證市場主體52家。茶葉種植總面積增至39.5萬畝,通過有機認證和轉換認證的茶園達10.66萬畝,歐盟有機認證茶園3073畝,茶葉產業帶動全縣貧困人口3.5萬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廖亮  向申榮 向左斌)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