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
摘要:“十三五”累計安排中央投資項目4416個、資金359.06億元,支持53個貧困縣加強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安排以工代賑項目資金16.29億元,發放勞務報酬7000多萬元,在有效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范紀安報道 2月25日上午,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河南省發展改革委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省直單位,在大會上受到表彰。
“十三五”以來,河南省發展改革委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履行脫貧攻堅責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擺在首要位置,發揮綜合經濟部門職責,堅持黨組主抓、盡銳出戰,推動承擔的脫貧攻堅任務落地見效。堅持把易地搬遷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實現勝利收官。充分發揮牽頭部門職責,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現代產業發展中統籌推進,會同有關單位和市縣,先后制定了《“十三五”河南省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及22個配套文件,搭建“1+22”政策體系,組成4個督導組實現所有安置點指導服務全覆蓋,采取年要點、季重點、月通報、督辦函等形式推動搬遷任務圓滿完成,會同20多個省直單位和11個省轄市、50個縣(市、區)攻堅克難,比“十三五”規劃提前兩年完成858個集中安置點、7.7萬安置住房及2157個配套服務設施的建設任務,提前一年完成25.97萬搬遷群眾的實際入住任務。
同時,加大后續幫扶力度,實現所有集中安置區社區服務中心和基層黨組織全覆蓋、幫扶措施搬遷群眾全覆蓋,搬遷群眾均已實現脫貧,探索走出了“依托‘四靠’搬得出、覆蓋‘五有’穩得住、圍繞‘五個一’能致富、實現‘五新’生活好”的新路子。2017-2019年連續三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2018年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在河南舉辦,獲得胡春華副總理肯定。堅持“雙牽頭”推進消費扶貧,推動工作邁上新臺階。會同省扶貧辦建立健全消費扶貧“1+N”政策體系,打造駐村第一書記扶貧成果展銷中心等“三大平臺”,開展“互聯網+戰疫情促銷售助脫貧”等活動,推動全省認定扶貧產品1.69萬個,銷售金額346.84億元,直接采購消費扶貧產品約30萬元。指導總結3個案例入選全國典型,被評為“2020年消費扶貧案例推薦優秀單位”。堅持發揮創新引領作用,持續釋放光伏扶貧“陽光紅利”。
“十三五”期間,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全省光伏扶貧電站規模累計建成267.6萬千瓦,占全國比例超過1/10,居全國第一位;項目運行期總收益440億元,覆蓋全省110個縣(市、區)、40.6萬戶貧困群眾,帶貧人口總數全國第一。堅持聚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發力,持續加強項目支持。“十三五”累計安排中央投資項目4416個、資金359.06億元,支持53個貧困縣加強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安排以工代賑項目資金16.29億元,發放勞務報酬7000多萬元,在有效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堅持扛穩抓牢定點扶貧責任,著力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推動定點幫扶的蘭考縣付樓村和上蔡縣籽粒村順利實現脫貧出列,分別榮獲“三面紅旗村”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得到王國生書記等省領導肯定。
下一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將以此次表彰為新起點,將榮譽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新動力,勠力同心,銳意進取,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