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桐柏:“中原茶鄉”采茶忙
摘要:“我們這里山坡丘陵面積大,土質構成好,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常年云霧繚繞,受地形和小氣候影響,這里的茶葉比周邊其他地區提前10天左右進入采摘期。早茶價格高,銷路好,我家種有35畝茶園,每年可收入20多萬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強多了!”正在采茶的茶農李立穩樂呵呵地說。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杜福建、楊玉紅、記者范紀安報道 春風又綠淮河岸,春茶開采好風光。一眼望不到邊的生態茶園內,翠綠的茶壟隨著地勢起伏連綿,嫩綠的新芽擠滿枝頭,茶香馥郁,箏樂悠揚,山歌陣陣,衣著淡雅的采茶姑娘身背茶簍,玉指翻飛,仿佛彈奏一曲美妙音樂,令人浮想聯翩。這是記者2021年3月9日在“中原茶鄉”河南省桐柏縣欣賞到的動人場景。當天,風和日麗,桐柏縣一年一度的春茶開采儀式在該縣安棚鎮李灣村茶園舉行,受邀及慕名前來的賓朋興致勃勃,在青山秀水間共品茶韻,共商茶事,其樂融融。
“我們這里山坡丘陵面積大,土質構成好,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常年云霧繚繞,受地形和小氣候影響,這里的茶葉比周邊其他地區提前10天左右進入采摘期。早茶價格高,銷路好,我家種有35畝茶園,每年可收入20多萬元,比種植傳統農作物強多了!”正在采茶的茶農李立穩樂呵呵地說。
在采茶現場,安棚鎮黨委書記李忠謙告訴記者:“我們緊緊抓住‘中原茶鄉’建設機遇,借助政策東風,全鎮茶產業從無到有,種植規模從小到大,目前茶葉種植面積已達9000余畝。通過舉行茶葉開采儀式等活動,推動實現‘茶農專業化、茶園景區化、茶葉品牌化、公司經營化、種植多元化’五大目標,培育專業茶農,建設茶香新村,樹立安棚品牌,把茶產業打造成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好山好水產好茶,強縣富民鄉村美。桐柏縣茶葉局局長仵峰告訴記者,根據《茶葉通史》等茶葉專著記載,茶葉自東周時期傳入桐柏,宋朝時桐柏茶場被列為全國十三大茶場之一,種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優良,茶文化底蘊深厚。新中國成立后,桐柏縣被確定為河南省產茶重點縣,1994年被省政府確定為河南省優質茶葉生產基地縣,2011年被省政府明確為全省十個重點產茶縣之一,2012年又被認定為全省唯一的“河南茶產業最具發展前景縣”。2016年,桐柏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全面推進“中原茶鄉”建設的目標,同年,桐柏縣獲得省級出口農產品(茶葉)安全示范縣稱號,全縣茶產業進入了蓬勃發展的快車道。桐柏茶葉以其原生態有機茶的獨特品質受到廣泛好評,并借力“一帶一路”香飄海外。據統計,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達13萬畝,廣泛分布于15個鄉鎮104個村,開采面積7.9萬畝,茶葉年產量2450噸左右,產值6億元以上,全縣共有5萬余人從事茶產業,小小的茶葉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金葉”。
“中原茶鄉”春意鬧,茶香氤氳鄉村興。沐浴著“十四五”的春風化雨,《桐柏縣茶產業“十四五”發展意見》應運而生,它把桐柏縣茶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生態強縣、旅游名縣建設等有機融合起來,著力推進茶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桐柏縣負責茶產業的縣領導劉宏軍告訴記者,該縣將持續推進良種化生態茶園建設,在新建茶園中著重開展龍井43、中茶108、中茶302、舒茶早等適宜無性系茶樹良種的引進與示范推廣,逐步擴大無性系茶園栽培面積。同時,對現有缺苗斷壟、地塊分散的老茶園進行補植改造,加快老茶園基地整合步伐,提高老茶園產出和綜合效益。加強區域公共品牌管理,由縣茶葉協會設立“桐柏玉葉”、“桐柏紅”、“桐柏茯磚茶”、“桐柏山野茶”、“桐柏白茶”區域公共品牌的專屬二維碼,建立公共品牌準入制度和授權制度。
鼓勵和支持茶企在國內大中城市設立桐柏茶專營店,把桐柏茶公共品牌建設與推進企業長遠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持續助推桐柏茶品牌實現突破與升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對新建無性系良種茶園種植戶予以補貼。建檔立卡貧困戶當年新建成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在1畝以上(含1畝),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集中連片種茶20畝以上(含20畝),每畝成苗4000株以上,經當年年底驗收(成活率達85%以上)合格的,一次性給予每畝1000元的良種補貼。對標準化茶園補植補造予以補貼。對重點鄉鎮、重點村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含100畝)缺苗斷壟的老茶園進行補植補造的,縣政府集中采購無性系良種茶苗下發鄉鎮,由鄉鎮每畝按成苗4000株統一發放組織實施。對標準化茶園管理同樣予以補貼。根據當年簽訂的合同,對與茶農建立緊密連接機制、聯結集中連片100畝以上(含100畝)茶園基地、落實“三統一”成效顯著的企業、合作社,經驗收合格的,給予企業、合作社每年每畝50元的補貼。
鼓勵種植大戶、企業、合作社對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茶葉基地進行茶園改造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林下套種茶樹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林地,一次性給予每畝50元的補貼。對茶葉形象店建設進行獎勵,凡在縣域外按照有關規定標準設立桐柏茶葉形象店,經驗收合格的,對在縣、市級城市的形象店予以10萬元獎勵,省會級城市的形象店予以20萬元的獎勵,獎勵資金按4:3:3的比例,分三年兌現。通過以上激勵措施,著力提升桐柏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讓小茶葉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茶產業就是為廣大群眾構建一座座‘綠色銀行’。我們將舉全縣之力,在茶產業上大做文章,力爭到2025年底,全縣茶園種植面積穩步發展至18萬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園覆蓋率達到75%以上,生態、綠色、有機認證茶園達到5萬畝,全面提升桐柏茶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中原茶鄉’‘茗’揚八方。”桐柏縣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