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貨幣金融圓桌會議·2021 秋”在貴陽舉行 專家熱議“數字金融與商業銀行管理

2021-10-18 09:50 中國發展網
數字金融 數字科技 數字化轉型

摘要: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委省政府積極搶占大數據發展制高點,構建金融服務+金融監管+金融風險防控于一體的金融云,建成貴州大數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打造多元化數字金融運用場景,加快大數據與實體企業融合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10月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貴陽大數據金融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等承辦,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等協辦的“貨幣金融圓桌會議·2021 秋暨‘數字金融與商業銀行管理’研討會”成功舉行。 

中國銀行原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IMI聯席理事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瀚德科技董事長曹彤,IMI學術委員、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秘書長、《國際金融研究》主編陳衛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院長、《財貿經濟》主編何德旭,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麻紹敏,貴州財經大學校長趙普等來自國內金融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和金融實業界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并進行了研討。會議由貴州財經大學副校長李漢文主持。

麻紹敏指出,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委省政府積極搶占大數據發展制高點,構建金融服務+金融監管+金融風險防控于一體的金融云,建成貴州大數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打造多元化數字金融運用場景,加快大數據與實體企業融合發展。

趙普指出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正在推動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加快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金融業界的重要共識。數字金融在加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與會的各位學者專家暢所欲言,深入探討數字金融的底層邏輯、發展路徑及商業銀行在數字化浪潮中的轉型發展,深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交流合作。

曹彤認為,數字金融是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相融合的產物,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驅動力。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方向,深刻改變著金融體系。數字科技的滲透對于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為優化中國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體系建言獻策,展望中國金融未來發展前景!

李禮輝以《數字化金融新格局》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我國的金融科技創新已經展現出領先全球的特定優勢。金融科技創新廣泛應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的金融架構對金融數據安全構成新的挑戰。我國應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大目標下,應用安全的數據技術,建設安全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有效的數據安全制度,保障數據采集安全、數據存儲安全、數據處理安全、數據應用安全,保護數據隱私。

陳衛東圍繞《數字金融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發表主題演講。他在社會變革、客戶需求、監管創新、行業發展等方面分析了數字化發展對銀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商業銀行應制定全面的數字化轉型戰略,變革組織架構,加大科技投入,推動獲客渠道、業務渠道和數據渠道變革,發展自動化程度更高、更具韌性、響應更快的“智慧運營”體系,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以提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水平。

何德旭圍繞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發表主題演講。他談到,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基于數據、圍繞數據,依靠數據,這是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和基礎。商業銀行應當有效發掘客戶數據、交易數據和市場數據的內在價值,把數據運用于經營管理、數據合規、客戶畫像、產品設計、市場情況分析,做足數據要素大文章。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家銀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差異化的數字化轉型路徑,不能不顧自身情況,盲目地模仿、盲目地跟隨。

隨后,IMI副所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宋科發布了《中國上市銀行數字化轉型指數報告》。指標體系包含戰略、組織、服務、技術等4個一級指標以及19個二級指標,定量評價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成效。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選擇客觀賦權法,用熵值法確定各層級權重,同時使用等權法編制指數以便進行交叉驗證。樣本區間為2017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2季度,考慮數據可得行、連續性,最終選取中國25家上市銀行面板數據。

從總體指數來看,中國上市銀行數字化轉型中,國有商業銀行處于第一梯隊,5家國有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指數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中國工商銀行數字化轉型指數最高;股份制商業銀行優勢明顯處于第二梯隊,8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指數處于較高水平,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招商銀行表現最好;城商行和農商行處于第三梯隊,其中7家城市商業銀行表現一般,杭州銀行表現最好,但整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5家農商行的數字化轉型指數處于樣本銀行的末尾,數字化轉型程度較低。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