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浙江麗水:全面打響“生態信用”品牌

2021-12-03 11:23 中國發展網 沈貞海
浙江麗水 “生態信用”品牌

摘要:不斷完善公共信用庫,加強信用信息平臺基礎建設和功能應用,提升信用信息應用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發改、“花園云”碼上信用等工作,著力打造全市信用大腦。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麗軒、記者沈貞海

浙江省麗水市以“信用麗水”品牌為引領,緊盯高水平“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目標,厚植信用根基,深化信用治理,創新信用應用,突出營造優質信用環境,高質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浙江麗水擁有優秀的生態資源優勢,圖為云和梯田晨景。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浙江麗水擁有優秀的生態資源優勢,圖為蓮都古堰畫鄉之甌江帆影。麗水市委宣傳部/供圖

厚植信用根基,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系統化

——健全組織機制,促工作成效

成立以市長為組長的麗水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召集市直部門及縣(市、區)召開示范區創建動員會,全面壓緊壓實工作鏈條。市直部門落實條塊管理責任,各縣(市、區)落實屬地職責,全面凝聚示范區創建強大合力。印發《麗水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工作方案》《麗水市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工作專班方案》,成立由市創建辦統籌抓總,金融信貸、數據管理、信用監管、失信治理專項組構成的“1+4”工作專班機制;建立“1張作戰圖、1張晾曬表、1個交辦單”常態化攻堅機制,加壓推進示范區創建。通過“日碰頭、周例會、周通報、月分析”,定期督查各部門創建工作開展情況。同時,將示范區創建任務納入市委市政府綜合考核,形成示范區創建有力抓手。

——優化系統平臺,促信息共享

不斷完善公共信用庫,加強信用信息平臺基礎建設和功能應用,提升信用信息應用服務能力,持續推進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推進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發改、“花園云”碼上信用等工作,著力打造全市信用大腦。以“花園云”為數據中樞,健全機制化信息交換渠道,強化多部門、多平臺數據互聯互通。累計歸集公共信用信息1.3億條,覆蓋6.02萬企業、245萬自然人,含守信信息76.6萬條、不良信息6.4萬條。加強信用信息歸集,規范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公開,實現信用信息全量、及時、準確歸集上報,達到上報率、及時率、合規率3個100%,加強數據歸集規范化。開通“信用麗水”門戶網站,設立信用動態、政策法規、典型案例、信用公示、聯合獎懲等欄目,為全社會提供公共信用服務。推出“信用麗水”微信公眾號,為公眾“一站式”查詢信用信息、掌握信用動態提供便利。

深化信用治理,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范化

——加強信用監管,促專業治理

一是開展信用核查。充分發揮信用在行政管理、市場準入、評獎兌現、預警等方面作用,有效保護各類主體合法權益。截至目前,累計完成信用核查414批次,涉及企業43989家,自然人26783人。開展企業社保費返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信用修復專項工作,協助確認返還社保費企業4461家、兩直補助87286家,完成信用修復企業220家。加強公務員誠信建設,建立公務員誠信檔案,并將其作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二是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按照《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在人民防空、食品銷售、衛生健康等29個領域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定相應的制度、方案,并落地實施。三是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印發《麗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 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出信用惠民措施對誠信市民實施守信激勵,嚴格按照全國統一失信懲戒措施清單開展失信懲戒。

——狠抓失信整治,促精準治理

一是開展專項清理規范工作。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 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開展失信約束措施清理規范專項行動,建立清理規范工作督導機制,對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措施,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并形成落實整改。截至目前,共上報并清理失信約束措施相關文件30份。二是開展重點領域突出失信問題專項治理。結合麗水實際,大力推進電信網絡詐騙、互聯網信息服務、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扶貧脫貧等重點領域突出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對治理對象進行梳理整改,并建立長效機制。三是開展嚴重違法失信行為專項治理。對“屢禁不止、屢罰不改”的嚴重失信主體和失信信用服務機構開展專項治理,建立臺賬,確定治理對象,結合治理對象所屬行業領域和區域,明確治理分工。截至2021年6月30日,麗水市納入專項治理的對象總數35個,退出總數為35個,退出率達到100%。

創新信用應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多樣化

——建立生態信用體系,促品牌創新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制定印發《麗水市生態信用行為正負面清單(試行)》《麗水市企業生態信用評價管理辦法(試行)》《麗水市生態信用村評定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文件。建立個人、企業、行政村三大主體AAA-D級不同檔次量化評分制度。由此架構形成“1+3”生態信用制度體系。二是拓展場景應用。探索一碼集成“信用+”城市服務,不斷探索在社會、市場、行政各領域信用應用場景和優惠服務,實現“信易+”創新激勵場景擴面提質。截止目前,已拓展“信易行”“信易游”“信易購”等16大場景,具體包括商業綜合體、旅游景區、銀行、停車場等提供的優惠服務近80項。

——推進“信用+金融”建設,促領域創新

一是推進“信易貸”建設。成立“信易貸”工作推進領導小組,印發《麗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4部門關于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的通知》,重點就強化信用信息歸集、深化平臺信息共享應用、提高平臺入駐率等六項重點工作任務作出部署,多措并舉發力“信易貸”工作。二是推進農村金融場景應用。聚焦農村金融信貸改革創新,打造農村區域“數字信用地圖”,動態導航金融機構高質量精準投放信貸資源。以行政村和鄉鎮為單位,分析區域農戶的信用分布狀況,評出AAA、AA、A三個區域等級,并按照“整體批發 集中授信”形式進行集中授信,實施差別化信貸優惠政策。三是創新信用惠民便企產品應用。將生態信用作為金融賦值的重要衡量標準,著眼生態資源資產化、生態資產資本化。創新推出“生態貸”“兩山貸”等系列金融產品,對生態產品總值收益權、林權等生態產權進行價值量化并實現金融“變現”,目前共有24家金融機構開辦“兩山貸”業務,累計發放“兩山貸”12.98億元,惠及農戶13952戶。開展小微企業“稅易貸”,依據小微企業依法誠信經營、納稅信用等級、入庫稅額等情況實施信用貸款。

——深化信用一體合作,促模式創新

一是推進黃浦-麗水“信游長三角”建設。推動建立跨區域信用體系建設合作機制,正式邁出區域信用共建、共享、共融步伐。2021年5月19日,與上海市黃浦區聯合舉辦黃浦—麗水“信游長三角”啟動儀式。目前,已形成集民宿、餐飲、購物等一體的兩地誠信市民互認應用場景近40個。二是推動信用專業領域合作。率先推動“麗水-黃浦”旅游領域專業合作,初步形成接口規范、數據規范,明確開發認證體系,并在“信用麗水”網站開辟長三角信用信息專欄,推進兩地重點領域信用信息共享。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下一步,麗水將繼續鞏固創建工作良好勢頭,再接再厲、趁熱打鐵、乘勢而上,力爭全面打響“生態信用”品牌,全力推進麗水“生態信用領跑者城市”建設,穩步推動信用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建設進程,推動麗水市社會信用體系逐漸向縱深發展,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