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大勢所趨 工業區塊鏈大有可為
摘要:這一因疫情影響而在線上直播舉行的大會,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承辦,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區塊鏈產業園、長沙區塊鏈產業園、婁底市區塊鏈產業園、湖南省東方區塊鏈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樹根格致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協辦。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王曉濤
當今,以互聯網、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成為重組要素資源的重要力量。11月26日,在“區動智造鏈接無界”2021國際工業區塊鏈大會上,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理事長、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表示,制造業的未來是去中心化,向分布式、網絡化的制造演變,在這個過程中,區塊鏈一定會大有用武之地。
這一因疫情影響而在線上直播舉行的大會,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承辦,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區塊鏈產業園、長沙區塊鏈產業園、婁底市區塊鏈產業園、湖南省東方區塊鏈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樹根格致科技(湖南)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協辦。
風起湖南 “鏈”舞星沙
今年5月,工信部與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表示,我國區塊鏈企業已超過1400家,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產業園區超過40個、專利申請數量全球領先。
綜觀全國的區塊鏈發展,中部地區的湖南省表現搶眼,將區塊鏈列入了2021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并且作為全省“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的重要技術支撐。據湖南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熊琛介紹,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區塊鏈發展總體規劃(2020-2025年)》。湖南省工信廳就加快推動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和融合創新開展了系列行動:印發《湖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明確把區塊鏈集成應用工程列入數字經濟發展的十大重點工程;在全國率先實施《湖南省區塊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重點推動工業區塊鏈融合發展等五大專項行動;先后布局婁底萬寶、長沙星沙2個省級區塊鏈產業園。
“湖南工業看長沙,長沙工業看星沙。”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付旭明表示,長沙縣大力運用“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賦能“智改數轉”,加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以區塊鏈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產業是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五大產業”之一,長沙縣已然成為中部地區智能制造業發展的標桿。他說:“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公布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名單中,長沙縣成為全國首個以‘縣’入選國家級‘兩業融合’試點的城市。”
2018年8月,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乘風而上打造了我國中部地區首個區塊鏈產業園——星沙區塊鏈產業園。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慶紅介紹,圍繞星沙區塊鏈產業園發展,配套出臺了系列產業政策,吸引了樹根格致、天河國云等一大批標桿優秀企業入園,特別是工業區塊鏈領導者樹根互聯、樹根格致與園區38家中小企業開展了項目合作,園區范圍內“根云”平臺接入設備數量超過3萬臺。
據悉,星沙區塊鏈產業園目前引進區塊鏈企業100余家,一批面向政務、金融、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加速布局。一個立足長沙、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正在星沙加速崛起。
“信任基建”加速 效率革命可期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余曉暉看來,區塊鏈技術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關鍵賦能技術之一,具有共享賬本、多方互信、智能合約等獨特優勢,能夠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中的人、機、物安全協作,低成本構建互通互信的新型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樹根互聯專注深耕于工業互聯網。賀東東認為,在跨企業的交易、協同過程中,僅有工業互聯網是不夠的,需要有區塊鏈去構建企業之間互信的關系。“工業互聯網能夠帶來生產效率的革命,而區塊鏈更多會帶來交易效率的革命。把兩者結合起來,‘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將可以帶來生產型交易效率的革命。”他表示,“工業互聯網+區塊鏈”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夠構建生態型的智能制造體系,其所帶來的效率提升,可能會遠遠大于一個企業內部的效率提升。“所以工業區塊鏈是大有前途的,一定會給中國智能制造的提升帶來很大的助力。”
作為工業區塊鏈市場領頭羊,樹根格致在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平臺——根鏈ROOTCHAIN區塊鏈可信產業數字化賦能平臺。
據了解,ROOTCHAIN是由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沙區塊鏈產業園為園區企業實施工業區塊鏈應用、降低企業使用區塊鏈技術的門檻和成本而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將為園區內的工業、制造業和軟件開發企業提供針對市場通用需求的可直接使用的應用或微服務,覆蓋“可信存證”“工業品防偽溯源”“設備融資租賃平臺”“產能融資”“園區企業服務”五個區塊鏈應用的典型場景。
本屆大會同時發布了四大重磅成果:一是《工業區塊鏈應用指南》,這是一套適用于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上鏈”指南,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向全球工業區塊鏈的同行介紹中國經驗。二是《中國工業區塊鏈案例集》,包括具備較強代表性、示范性、創新性和可推廣性的案例和方案。三是《工業區塊鏈:助力工業企業應用升級的新機遇》白皮書,該書結合區塊鏈技術在不同場景下的實際應用,深度分析了行業機遇和技術實踐路徑。四是《2021工業區塊鏈技術應用及趨勢報告》,圍繞工業互聯網和區塊鏈技術如何融合并進、工業區塊鏈技術及應用趨勢,洞悉創新爆點、關注行業泡沫,為重塑傳統業務,促進企業現代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提供現實依據。
核心去中心化 加速應用落地
基于數據分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分析師常嘯認為,區塊鏈融資今年必定是一個“大年”。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技術及其行業發展,整體上仍然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因為全球約有65%的區塊鏈領域,初創企業仍然處在A輪,或者A輪之前的輪次。
最近3年,醫藥、工業及零售消費等領域,都在不斷摸索對于區塊鏈的應用。工業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場工業企業和行業進行的“自改造”和“自更新”。常嘯坦承,相比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區塊鏈在工業領域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挑戰也更大,諸如工況環境復雜、多元異構的數據比較敏感、數據安全性要求較高等;同時,企業的配合意愿、行業適配程度及業務融合程度等,也是區塊鏈技術真正落地不容忽視的因素。
事實的確如此。北京眾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嚴挺就直言,區塊鏈對網絡連接的要求比較高,而工業互聯網的聯網環境不一定那么好,怎么辦?工業互聯網中有很多嵌入式計算單元,它的CPU計算能力比較差,無法加密,怎么辦?此外,系統的切換成本和可運維性,都是區塊鏈應用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他表示,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去做區塊鏈”。
中微半導體CIO兼中微匯鏈總經理董祥國對此懷有同感。他說:“有些地方可能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并沒有真正去思考區塊鏈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價值。”
對于區塊鏈的應用,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帥列舉了兩個場景:一是供應鏈優化,二是工業軟件的開發。
賀東東表示,工業區塊鏈一定程度上是“工業互聯網+區塊鏈”,區塊鏈技術其實是整體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智能制造有很多的點,工業互聯網和工業軟件可以結合起來解決很多挑戰,單靠區塊鏈確實是不太現實。
賽迪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劉權則強調,區塊鏈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一定要跳出傳統的軟件或信息化的思維。
董祥國認為,區塊鏈的思想比區塊鏈技術還重要。“我們做工業應用的時候一定要領會區塊鏈的核心思想,區塊鏈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他建議要把區塊鏈推向產業應用,工業區塊鏈的應用要更多面向產業群和整個產業鏈,“如果能從這個視角來去推動,那么工業區塊鏈落地一定會很快”。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