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科大訊飛:以源頭技術創新發力數字經濟主戰場

2022-01-26 18:40 中國發展網
科大訊飛

摘要:在智慧城市領域,科大訊飛助力以城市超腦為內核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孵化了城市超腦、智慧政務等一批創新方案,主營業務已覆蓋全國20余省、50多個地市。

中國發展網訊 歲末年初,《“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等一系列事關數字經濟發展的重磅文件相繼出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不言而喻。

數字經濟并非新鮮事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而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驅動下,我國數字經濟已邁向智能經濟新階段。

“促進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各領域廣泛深入滲透”,《規劃》為數字經濟下半場指明了發力方向。支撐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底層技術正在加速落地,并在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中釋放出強勁動能。

關鍵核心技術要力爭國際領先,考驗著企業向上攀登的硬實力;科技成果要能實現產業化,則需要下沉應用場景練就真功夫。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23年的科大訊飛,走出了一條“頂天立地”的發展路徑。

技術頂天:筑牢數字經濟的智能底座

技術頂天:筑牢數字經濟的智能底座

語音作為人類最自然、最便捷的溝通方式,將會成為所有設備和產品至關重要的入口。

“中文語音技術要掌握在中國人手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源頭技術創新,否則我們所有的應用創新、模式創新都是在別人的院子里建大樓。”

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源頭核心技術領域不斷取得突破,2018年以來,已獲得40項國際人工智能比賽冠軍,推動中國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走在世界前列,在國際競爭中占據話語權。

縱觀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史,科大訊飛代表中國樹立了多個里程碑,包括首次讓語音合成超過真人,首次讓語音識別超過速記員,首次讓機器翻譯通過國家翻譯師資格考試等等。

在“十四五”規劃中,人工智能被放在重點前沿科技的前三位。讓機器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更全面的技術體系為經濟發展和社會整體生產力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底座。

科大訊飛提出,面對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命題,不能簡單地靠單一技術,而要靠系統性創新。

比如教育場景的因材施教問題,系統要對學生的作業考試數據進行評價,從而找到薄弱環節、給予精準指導,這就需要從底層打通圖像識別、自動評分、知識圖譜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并且跟資源、管理、教研內容集合起來,才能達到效果。

科大訊飛通過整合創新鏈條上的各個技術,已具備解決教育、醫療、社會治理等重大社會剛需的能力,從單點技術創新模式進入到系統性創新階段,并逐漸深化行業應用。

應用立地:賦能千行百業的數字轉型

賦能千行百業是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和潛力的有力彰顯。而在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則是人們感受最直接、最真切的數字經濟場景。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中學,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學生作業“千人千面”正在成為現實。

“雙減”之下,科大訊飛助力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的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為師生減負增效,促進“五育并舉”。目前,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已運用于全國31個省市的5萬多所學校,為超過1億師生提供教學服務。

在黑龍江饒河縣小佳河鎮中心衛生院

在黑龍江饒河縣小佳河鎮中心衛生院,科大訊飛智醫助理輔助診療系統成為醫生身邊的“高參”。

2017年,智醫助理機器人以456分的優異成績通過了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綜合筆試,超過了96.3%的人類考生,證明了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知識水平、邏輯推理和學習能力。

科大訊飛通過醫療認知智能的系統性創新

科大訊飛通過醫療認知智能的系統性創新,助力健康中國落地。目前智醫助理已推廣到全國20多個省市200多個區縣,服務超5萬名基層醫生,累計提供3.4億余次輔助診斷建議,為基層醫療進行兜底保障。

《規劃》鼓勵面向政務服務、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重點新興領域,提供體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務。下沉應用場景,促進深度融合成為必由之路。

在智慧城市領域,科大訊飛助力以城市超腦為內核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孵化了城市超腦、智慧政務等一批創新方案,主營業務已覆蓋全國20余省、50多個地市。

2020年,科大訊飛助力安徽省高標準建設江淮大數據中心總平臺,打造出數據資源歸集、共享、應用的“總樞紐”。

該平臺構建了“1+16+N”的框架體系

該平臺構建了“1+16+N”的框架體系,聯通地市子平臺和部門分平臺,已匯聚數據超330億條,提供數據共享服務5600余萬次,有力支撐“數字江淮”建設。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數據一體化正不斷衍生出更多的便民服務,提升政務服務智慧化水平。在安徽,科大訊飛助力打造“皖事通辦”平臺,推進各類服務“一網通辦”;在浙江,科大訊飛在杭州“親清在線”平臺上線智能客服應用,打通營商服務“最后一公里”。

在工業數字化領域,科大訊飛積極賦能制造業智能升級,建設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為數字化轉型貢獻訊飛智慧。

捷昌驅動是一家生產線性驅動電機的上市龍頭企業,過去產品質檢主要靠工人用裸耳聽聲音來判斷,存在人工錯檢、漏檢風險。

科大訊飛為捷昌驅動打造了工業聲紋質檢系統,實現了電機無人化自動判定,識別準確率達96%。更為重要的是,新增改造設備有效提高了產品生產速度,生產效率提升15%左右,增加收入約30%。

為了推動更多中小企業擁抱數字化,科大訊飛與安徽省經信廳聯合打造了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智能升級的“百寶箱”。

2021年9月,羚羊平臺正式上線,打通數據通道,動態匯聚企業信息,記錄線上、線下診斷數據,做到精準企業服務。

平臺上線以來,已覆蓋安徽16個地市

平臺上線以來,已覆蓋安徽16個地市,服務企業超過1萬家,匯聚優質工業APP應用3761款,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產品與解決方案,助力“皖企登云”提質擴面。

開放平臺:搭建繁榮有序的創新生態

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需要培育大中小企業和社會開發者開放協作的數字產業創新生態。在這一過程中,科技巨頭發揮著引領者和主力軍的作用。

科大訊飛從2010年開始搭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率先在行業推出開放平臺,2017年承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目前已開放449 項 AI 能力及解決方案,聚集超過 293 萬開發者。

在今年安徽省兩會上,“1024開發者節”被《政府工作報告》重點提及,成為創業安徽建設的關鍵一招。科大訊飛也將持續通過技術、資本、產業扶持推進AI生態建設,助力安徽乃至全國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深化產業升級,科大訊飛推出開放平臺2.0戰略,核心是聯合行業龍頭搭建行業基線底座,與開發者三方合作打造行業優質方案,賦能智慧金融、智慧農業、智慧電力等18個行業賽道。

“唯有生態生生不息”,在科大訊飛的帶動下

“唯有生態生生不息”,在科大訊飛的帶動下,大批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測試評估、創業孵化等優勢資源正在加速匯聚。

以科大訊飛為龍頭的中國聲谷,在2020年實現入戶超千家、營收超千億的“雙千目標”。此外,科大訊飛還在青島、蘇州、天津、長春等10余個城市建立雙創基地和產業加速中心,有效支持各地區的人工智能場景落地。

“以資本活水澆灌創新之花”,科大訊飛圍繞人工智能硬科技及其在企業服務、教育、醫療、出行、消費等領域的應用,展開“AI+”賦能型的產業生態投資。自2015 年以來,先后投資了商湯科技、寒武紀、優必選、主線科技、國儀量子等優秀獨角獸公司。2021年訊飛AI生態已匯聚超420萬生態伙伴,扶持生態企業達15000家,平臺孵化企業170家,戰略投資近100家。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一步壯大數字經濟新引擎。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站在數字經濟新一輪大潮之上,科大訊飛將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快捷流動,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持續推出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的智慧應用,打造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生態,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貢獻訊飛力量。(方駿)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