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2022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多力齊發促汽車流通領域高質量發展

2022-12-16 11:00 中國發展網
新能源汽車 汽車銷售 二手車

摘要:要全面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順勢而變打造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新模式;要加速推動二手車業務發展;要以數字驅動精益化運營;要建立具有更為廣泛共同利益基礎的新型廠商關系。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2022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以線上形式召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說,中國汽車市場和汽車流通行業在2022年走過了一段極不尋常的歷程,史上最密集的汽車市場利好政策組合拳出臺,創造了汽車流通行業更加公平合理和有利于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面對汽車市場正在經歷的前所未有之大變革,沈進軍向汽車流通行業人士提出四點建議:一要全面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順勢而變打造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新模式;二要加速推動二手車業務發展;三要以數字驅動精益化運營;四要建立具有更為廣泛共同利益基礎的新型廠商關系。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汽車流通處宋英杰表示,商務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多措并舉,推動穩定新車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著力擴大二手車流通,挖掘汽車后市場潛力,促進汽車梯次消費、循環消費。一是繼續抓好政策落實。密切關注汽車消費政策落實情況,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協同有關方面加大政策落實督導力度,確保政策落地見效。二是研究完善政策措施。針對汽車市場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形勢,會同有關方面研提政策舉措,推動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三是完善汽車流通管理制度。加快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強化汽車流通發展的制度保障,加快汽車市場高質量發展。

對于明年宏觀政策展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任興洲表示,中國經濟經過三年的疫情,韌性是在的,只要把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統籌起來,增長的動力仍然存在。一是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二是擴內需、穩外需仍是關鍵,明年的財政政策將會更加積極,貨幣政策是穩健中呈現寬松的趨勢;三是著力穩就業、穩物價、穩產業鏈和供應鏈;四是營造更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創造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寬松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從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兩個方面,發表了針對汽車市場形勢的主題演講。從乘用車市場看,國家在6月出臺了車購稅減半政策,燃油車市場出現顯著變化,銷量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由此證明了,車購稅的優惠政策仍然是恢復汽車市場活力的短期有效政策。與會期間徐主任預判全年的乘用車銷量將達到2230萬輛,但價格有所回落,經銷商庫存高企。他認為2023年市場走勢很難判斷,關鍵取決于經濟、疫情和車購稅政策,但從發達國家長期規律看,我國乘用車市場還有增長空間。

從新能源汽車市場看,今年是全面啟動的一年。在徐長明看來,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油車是一種競爭關系,不是替代關系,畢竟補能短板一時難以克服,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兩者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銷售占比可能會半開。

首次參與汽車流通領域年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歐陽明高認為:“當下我國經濟下行的痛點在于需求,需要通過流通來打通它。通則不痛,為了破解中國經濟的痛點,我們必須大力發展流通,必須把流通放在主角的位置,而不是配角。

歐陽明高表示,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會達到600萬輛,比去年增長一倍,而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更是實現了26%的歷史性突破,比國家規劃提前了4年。在這樣喜人的形勢下,行業應予以更多關注的是流通而非生產,即如何讓消費者便捷、快樂地使用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大爆發下值得關注的幾點問題:第一更方便地充電,建議各級政府要把充電當成新基建的核心內容加以實施落實推進;第二電池和車輛回收利用,可以降低車輛使用成本,增加用戶收益;第三取消汽車限購,建議地方政府轉變思路,從拉動經濟的角度,從購買管理轉型到使用管理;第四加強售后服務,優化維修、保養、保險、年檢等用車服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消費者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高凌發布了《2022年新能源汽車用戶洞察與機遇探索報告》。報告調研發現相比燃油車,車主權益關注度已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售后和運營服務相結合的新產業。在售后服務方面,新能源車主一致認為服務的標準化、規范性有待提升。且新能源車主對于售后不滿意的點主要集中在位置的便利性、維保費用的合理性、問題解決效率等方面。新能源車主充電不滿意因素,主要集中在充電時間過長、公共充電站的數量不足兩個方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代表協會正式發布了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團體標準《電動乘用車售后服務規范》。他表示,與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就此《規范》是協會組織行業力量,進行大量市場調研,并在廣泛征集和聽取多方意見的基礎上,集行業智慧,編制完成的。

據介紹,《規范》綜合現有法規、標準、相關文件的要求,梳理了售后服務商應有的義務和責任。特別是在服務流程、服務安全、維修明細報價公開等,都需要按照具體的標準規范進行完善,從而保障維修檢測工作的統一性、公開性、安全性,提高客戶的服務體驗,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這對建立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體系,以及對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整體水平的提升、行業自律、市場發展、消費者合權益的保障都具有重要意義。(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