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報告:本輪中國經濟復蘇的目標夯實微觀基礎,改善外部環境
摘要:面臨與以往時期不同的機遇與全新挑戰,需要乘勝追擊,讓經濟恢復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如果第二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未來五年的增長會有比較好的前景。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2024年中國與全球經濟論壇”于7月20日舉行,主題為“中國力量與全球經濟新篇章:發展與展望”。中國人民大學國家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CMF)聯合創始人、聯席主席楊瑞龍作題為《“流量恢復”與“存量調整”下的中國宏觀經濟——2024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的報告。報告指出,當前宏觀經濟處在流量恢復與存量調整并存的態勢,受到宏觀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整與改革預期三大力量的影響,面臨與以往時期不同的機遇與全新挑戰,需要乘勝追擊,讓經濟恢復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如果第二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未來五年的增長會有比較好的前景。
報告建議,未來需要出臺一些短期政策和中期政策,同時也需要一些長期政策,“我國無論是短期的需求管理政策還是中期的結構性政策,還是長期的培育新動能政策,將會全面通過深化改革密集出臺,我們對未來中國經濟還是充滿信心的。”楊瑞龍說。
報告指出,本輪中國經濟復蘇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社會秩序與交易恢復階段,二是資產負債表修復階段,三是常態化擴展階段。
本輪經濟復蘇的關鍵是從恢復性增長向資產負債表擴張轉變,面臨著多重挑戰。一是去年底短期宏觀經濟下行的態勢已經形成,雖然今年一二季度開始逐步扭轉,但仍以恢復和維持現狀為主,走向資產負債表擴張的能力不足,穩增長至關重要;二是三年疫情沖擊下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累積,導致了傳統增長動能衰減,新增長動能尚未形成;三是國際環境急劇惡化;四是微觀基礎相對疲弱。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