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車展:智能化浪潮下的火熱與挑戰
摘要:智能化技術全面滲透,定義汽車“新物種”。如果說前幾屆車展的焦點是電動化,2025年則標志著智能化技術的全面爆發。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張守營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如期開幕。作為全球汽車工業的“風向標”,今年恰逢上海車展40周年,其規模、主題和技術創新均引發廣泛關注。本屆車展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展出面積超36萬平方米,吸引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企業參展,全球首發車型超百款,創歷史新高。
首先來看看本次上海車展有哪些突破與亮點。
智能化技術全面滲透,定義汽車“新物種”。如果說前幾屆車展的焦點是電動化,2025年則標志著智能化技術的全面爆發。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汽車正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轉型,這一趨勢在本屆車展中尤為顯著。AI大模型與智能駕駛方面,比亞迪“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華為ADS3.0、小鵬XNGP沉浸式體驗區等技術密集亮相,L2級輔助駕駛新車滲透率預計達65%。寶馬與阿里合作開發的AI引擎座艙、蔚來樂道L90的純視覺智駕方案,展示了從感知到決策的全鏈路技術突破。智能座艙交互革新方面,寶馬“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艙”通過全景iDrive界面和AI個人助理重新定義人車交互;華為鴻蒙智行的HarmonyOS4.0座艙則實現了多設備無縫互聯。
新能源技術迭代加速,“續航焦慮”逐步破解。新能源仍是車展核心議題,但技術重心從電池容量轉向補能效率與平臺架構。高壓平臺與超充技術方面,華為推出兆瓦級超充新品,極氪展示峰值功率1.2MW的全液冷充電樁,理想i8標配5C三元鋰電池,續航與充電速度同步提升?;靹蛹夹g多元化方面,比亞迪第五代DM插混技術、長城山海炮PHEV等車型,將混動市場從家用車拓展至皮卡等細分領域。
全球首發車型與品牌矩陣擴容。本屆車展首次亮相的品牌包括小米汽車、鴻蒙智行、蔚來螢火蟲等,首發車型如寶馬新世代概念車VDX、騰勢全新跑車、問界M8等,覆蓋從10萬元級到百萬元豪車的全價位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與國際巨頭的技術差距進一步縮小,例如比亞迪跑車性能對標保時捷911,華為與江淮合作的尊界S800劍指BBA高端市場。
其次,我們來看看上海車展同國際上哪些知名的車展相比怎么樣。
與日內瓦車展停辦、法蘭克福車展縮水形成鮮明對比,上海車展的規模與影響力持續攀升。本次車展參展企業數量近千家,遠超歐洲車展的“冷清”,其背后是中國汽車市場占全球銷量30%的龐大體量,以及新能源產業鏈的全球競爭力。例如,大眾集團將上海車展視為“在華智能網聯攻勢的里程碑”,并攜50款車型參展,遠超其在歐洲的投入。
與北美車展側重“電動皮卡”、東京車展聚焦氫能不同,上海車展更強調智能化與生態融合。例如,華為鴻蒙智行不僅展示車輛,還整合手機、耳機等終端,構建“人-車-家”全場景體驗;小鵬的AI鷹眼視覺方案則以低成本實現高階智駕功能,推動“智駕平權”。這種“軟硬一體”的模式,成為上海車展區別于其他國際展會的核心特色。
再者,縱向來看,上海車展經歷了兩大變化,一是從“拼規模”到“拼技術”的轉型?;仡?010年代,上海車展以自主品牌“多而雜”的展品為特點,技術展示多為發動機、變速箱等傳統部件,品牌內涵薄弱。而2025年,車展重心轉向智能化與可持續技術,技術展示深度也在提升,地平線、Momenta等供應鏈企業占據10萬平方米展區,激光雷達、高精地圖等核心部件首次獨立成展。二是用戶需求驅動的展陳變革。早期車展依賴車模與熱舞吸引流量,而本屆展會更注重用戶體驗與轉化效率。例如,極氪開設XNGP沉浸式體驗區,寧德時代展示凝聚態電池技術,歐拉提供編發、彩繪等個性化服務,將展臺轉化為“科技樂園”。這種從“展示產品”到“傳遞生活方式”的轉變,反映了汽車消費從工具屬性向情感屬性的升級。
最后,讓我們展望一下未來,未來的車展必然會從“展會”到“生態平臺”的轉變。
上海車展的國際化程度雖高于國內其他展會,但與鼎盛時期的日內瓦車展相比,仍缺乏跨文化視角。例如,展臺設計、技術講解多以中文為主,海外觀眾參與度不足;部分自主品牌在宣傳中過度強調“國產替代”,未能有效傳遞全球化品牌價值。上海車展若想持續引領行業,需在以下三個方面發力:一是深化技術協同,聯合車企、科技公司共建開放式創新平臺,推動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的標準化落地。二是優化參展體驗,引入VR/AR技術實現“云逛展”,設立國際觀眾專屬通道,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三是強化生態整合,將車展延伸為涵蓋技術論壇、投資對接、消費者試駕的綜合性平臺,打破“展銷會”的單一模式。
可以說,上海車展既是中國汽車工業“智電轉型”的縮影,也是全球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見證。其以智能化技術為矛,以市場規模為盾,展現了“中國速度”的獨特優勢。未來,如何化解品牌分化、提升技術深度、平衡國際視野,仍是其邁向“全球頂級生態平臺”的必答題?;蛟S,上海車展可借鑒CES(國際消費電子展)的跨界融合經驗,成為連接汽車、科技與生活的超級樞紐,真正實現“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的愿景。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