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供應鏈展區逆襲成焦點
摘要:碳纖維巨頭HRC展出的全球最大單體殼碳艙減重30%,輕量化技術突破行業極限。市場總監陳文瑾表示,主機廠差異化競爭倒逼上游創新,碳纖維等新材料需求激增,“供應鏈上下游正共享中國汽車業的增量紅利”。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道 4月25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車展迎來首個專業觀眾日。盡管超百款新車首發引發關注,但真正令行業“行家”駐足的,是科技與供應鏈展區的爆發式增長。本屆車展首次將供應鏈展區擴至10萬平方米,吸引了寧德時代、佛瑞亞、商湯絕影等近50家國內外頂尖科技企業首次參展,展品覆蓋電池、智駕、芯片等全產業鏈,標志著汽車產業競爭從“整車秀肌肉”轉向“生態鏈比拼”。
商湯絕影首發“4D世界模型+強化學習”端到端智駕方案,重新定義車載AI交互。法國佛瑞亞集團以800平方米展位亮相,成為供應鏈館“頂流”,其封閉式展臺需預約參觀,首日仍吸引近千名專業觀眾。該集團帶來9項全球首發展品,包括AI驅動的低碳座艙系統,凸顯對中國市場的押注。
跨國企業加速本土化布局,與中國供應鏈深度綁定。美國蓋瑞特與陜西漢德車橋合作開發電驅橋系統,氫燃料電池空壓機實現“中國研發,全球輸出”;安波福提出“本土化2.0戰略”,計劃2027年建成100%國產化供應鏈。德國博澤CEO施坦芬·克魯格直言:“若不在中國成功,就難在全球成功。”其全球生產基地將助力中國車企出海建廠。
碳纖維巨頭HRC展出的全球最大單體殼碳艙減重30%,輕量化技術突破行業極限。市場總監陳文瑾表示,主機廠差異化競爭倒逼上游創新,碳纖維等新材料需求激增,“供應鏈上下游正共享中國汽車業的增量紅利”。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