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全產業鏈優勢,正泰發力內蒙古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
摘要:在內蒙古,正泰與內蒙古各地政府、國有企業、電力企業等互動頻繁,憑借其電的全產業鏈優勢,正泰用心布局,從沙漠到城市,推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優質項目落地。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呼包鄂烏’城市群及黃河流域如何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內蒙古在綠色能源發電、智慧能源管理、綜合能效應用等領域如何破題?”,成為內蒙古新時期高質量發展正待破解的難題。
峰會現場 攝影|義博
內蒙古電蓄熱調峰項目 攝影|義博
峰會外景 攝影|義博
針對內蒙古能源行業遇到的難點、堵點,1月10日“2021年正泰(內蒙古)行業配套創新發展峰會”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舉行。本屆峰會正泰將攜手各界行業客戶,基于自身能源與工業物聯網探索進程中的創新成果與落地案例,共同探討智慧城市建設、光伏+生態治理、智能制造、綜合能效等領域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合作,發掘行業配套的創新發展模式。同時,正泰將結合內蒙古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提供一攬子能源智慧解決方案。
事實上,多年來,正泰充分圍繞電的“發、儲、輸、變、配、用”全產業鏈優勢,積極參與建設區域“網、源、荷、儲、充”一體的智慧綠能電網,并提供光伏、風電、高中低壓電氣產品、智能電力運維、電力工程建設等服務,以綜合能源服務方面的技術優勢、業務優勢及工程優勢,為內蒙古各地政府、工商業及眾多終端用戶提供智慧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在內蒙古,正泰與內蒙古各地政府、國有企業、電力企業等互動頻繁,憑借其電的全產業鏈優勢,正泰用心布局,從沙漠到城市,推動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優質項目落地。
早在2011年,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正泰與億利集團就合作開發建設了310MW沙光互補項目,年發電量5億千瓦時,治沙面積超過2萬畝,是光伏治沙的樣板工程。實現了治沙、生態、扶貧三效益協同共贏,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UNCCD)的認可。
2017年11月,正泰牽手內蒙古電力集團,雙方積極推動戰略合作落地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正泰在智慧電網相關產品、系統、解決方案提供等方面不斷助力內蒙古電力集團發展。其中,正泰提供的高壓變壓器、變電站GIS設備、小型設備如開關柜、電容器等在其設備供應中擁有較高占有率。
2019年,正泰與內蒙古興安熱電廠就電蓄熱調峰的智慧能源項目做了深度合作,在能源項目綠色發展、智慧能源應用等方面深化合作,共謀發展。
2020年,正泰積極順應內蒙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政企“交往”不斷深入、愈加緊密——去年5月8日、5月21日,內蒙古先后有烏海市人民政府、通遼市人民政府領導率隊赴浙江杭州正泰參觀考察。
7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王莉霞帶領考察團一行訪問正泰集團。當月,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長三角企業家聯盟輪值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率隊來內蒙古考察,就推動科技創新孵化、加強產融資本合作、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等先后與呼和浩特市政府、內蒙古電力集團、顯鴻科技進行深度交流。2020年,正泰集團在呼和浩特市、通遼市總投資超20億元的風光儲制氫新能源項目已成功簽約,目前,正在積極推動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東勝區風光儲制氫新能源項目。
回眸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正泰上下同欲,克難攻堅,在貫穿全年的抗疫和復工復產中,實現了經營業績和經營利潤的雙增長,集團營業收入超800億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超50億,同比增長20.5%。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中,正泰以 “一云兩網”為發展戰略,圍繞能源“供給-存儲-輸變-配售-消費”,踐行電氣行業智能化應用,開拓區域能源物聯網模式,打造平臺型企業,構筑區域智慧能源綜合運營管理生態圈,為公共機構、工商業及終端用戶提供一攬子能源解決方案。
進入2021年,縱觀區情,內蒙古在能源綜合利用、智慧城市建設、光伏+生態治理、智能制造、綜合能效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和需求。未來,正泰將全力融入到內蒙古各地新一輪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為建設北疆亮麗內蒙古貢獻正泰方案。(義博)
責任編輯:劉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