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構建綠色經濟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首要途徑

2021-05-18 09:22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節能降碳

摘要: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李行表示,各技術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加快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行業節能降碳“排頭兵”和“領頭雁”作用。有關互聯網企業應積極探索提出更大力度的節能減排措施,積極開展跨界融合創新,為傳統行業節能降碳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白雪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推動疫情后世界經濟‘綠色復蘇’。”自中國對國際社會作出莊嚴承諾以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成為當下熱議的焦點話題。

近日,國家節能中心在華為北京會展中心主持召開第十五期“綠色技術創享匯”,主題為“平臺經濟賦能碳達峰碳中和”。本次活動由國家節能中心會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聯網+節能產業聯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金數據、百度、字節跳動、萬國數據、民生銀行等單位的專家參與本期活動。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所的一位專家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與形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及綠色化智慧化發展助推碳目標實現等3個方面,詳細分析了碳達峰碳中和的趨勢及實現路徑。

構建綠色經濟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首要途徑。上述專家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根本上要依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經濟走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這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首要途徑。”對此,他進一步解釋說:“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本質上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逐漸‘脫鉤’。”當然,要順利實現脫鉤就必須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推動經濟體系全面綠色升級。

同時,上述專家還表示,“節能和提高能效是實現碳排放大幅度下降的最主要途徑。”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近90%,實現二氧化碳大幅度下降有4個主要途徑:一是通過節能和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費總量(特別是化石能源總量);二是利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三是利用新技術將二氧化碳捕獲、利用或封存到地下;四是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匯。

在上述專家看來:“前三項措施與能源生產和消費密切相關。”能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的綠色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平臺經濟作為當前國民經濟中增速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動能,既是助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驅動力,也是下一步節能降碳的重要領域。

在本次活動中,清華大學教授李震就數據中心的綠色低碳技術趨勢與參會人員進行交流探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分別就碳交易和數據中心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對策建議進行了詳細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動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單位也分享了各自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的實踐與思考,旨在通過交流數字科技企業節能低碳發展路徑,促進相關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數字科技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節能降碳。

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李行表示,各技術單位要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加快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行業節能降碳“排頭兵”和“領頭雁”作用。有關互聯網企業應積極探索提出更大力度的節能減排措施,積極開展跨界融合創新,為傳統行業節能降碳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