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華能和三峽新能源入列山東新型儲能再添“充電寶”

2022-01-19 15:52 中國發展網
三峽新能源慶云儲能示范項目 新型儲能

摘要:每個“充電寶”一次充電量達20萬千瓦時,可滿足1000余戶家庭一個月用需求,每年可增加新能源電力消納量1億千瓦時,有效替代標煤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8萬噸。

中國發展網  王麗、許秦、張建佩、記者尹明波報道  近日,山東首批“5+2”儲能示范項目建設再傳捷報:2021年12月29日、12月30日,華能濟南黃臺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示范項目、三峽新能源慶云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示范項目相繼并網試運,這是繼華電滕州101兆瓦/202兆瓦時、國家電投海陽101兆瓦/202兆瓦時儲能示范項目并網試運后,山東新型儲能建設再次增添的兩個巨型示范“充電寶”。每個“充電寶”一次充電量達20萬千瓦時,可滿足1000余戶家庭一個月用需求,每年可增加新能源電力消納量1億千瓦時,有效替代標煤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8萬噸。

圖為華能濟南黃臺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供圖:山東省能源局

“新型儲能設施如同一個巨型‘充電寶’,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對促進清潔電力消納、保障電網安全運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據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山東出臺全國首個儲能示范應用實施意見,啟動首批“5+2”裝機52萬千瓦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建成全國首個電池儲能技術實驗室和全國首座商業化運行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成立全國高校首個二級學院—山東科技大學儲能技術學院。截至目前,全省電化學儲能總裝機規模達67萬千瓦,基本建成覆蓋材料生產、設備制造、儲能集成、工程建設、咨詢檢測等相對完整的儲能產業鏈。

華能濟南黃臺儲能示范項目,由華能清潔能源研究院研發承建,總投資約4.23億元,占地面積1.4萬余平方米,采用世界領先高能量密度風冷磷酸鐵鋰儲能技術,建成容量100兆瓦/200兆瓦時電化學儲能系統,包括儲能電池集裝箱、儲能變流器和變壓器集裝箱、高壓開關柜集裝箱及220千伏升壓站1座,設計年限25年。示范項目堅持“以試點促推廣應用、以示范促深化發展”,在技術應用上,采用國際領先電池儲能系統分散控制技術,通過模塊化PCS對單個電池簇進行精細化管理,實現電池簇間虛擬并聯和簇間解耦,有效解決電池簇之間并聯失配、并聯環流等問題;在安全保障上,應用七氟丙烷滅火方案,設置復合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火災探測器、可燃氣體排放裝置等設施,實現電站與消防水泵、軸流風機、電池倉內氣體滅火系統智能聯動,全面保障電站安全運行。目前,示范項目電池容量使用率高達92%左右,較目前業內平均水平高出7個百分點。

圖為三峽新能源慶云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供圖:山東省能源局

三峽新能源慶云儲能示范項目,由三峽能源投資,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山東電工時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三峽集團上??睖y設計研究院聯合承建,規劃總容量300兆瓦/600兆瓦時,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4.4億元,采用全球最先進寧德時代1500伏高能量密度液冷磷酸鐵鋰儲能技術,建成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系統,包括儲能電池集裝箱、儲能變流器和變壓器集裝箱、綜合電氣樓及220千伏升壓站1座,設計年限25年。

三峽新能源慶云儲能示范項目錨定一流運行指標、一流示范效應、一流經濟效益、一流社會效益“四個一”建設目標,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從11月25日第一臺電池艙吊裝,到12月12日最后一臺電池艙安裝就位,僅用時17天就全部完成64臺儲能電池艙和32臺變流升壓艙等設備安裝。12月30日,儲能電站示范項目成功并網。項目采用了全氟己酮滅火系統、預制式消防水泵房和復合橋架等先進設施,作為共享儲能電站獨立接入電網。項目投運將全面提升縣域電網“移峰填谷”調節能力,實現錯峰收儲、釋放綠電,推動慶云實現24小時綠電供應,創建山東首個縣級“純綠色電網”。

據悉,山東將以首批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建設為契機,鼓勵開展儲能技術應用示范,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培育壯大產業動能;同時,積極探索儲能應用場景,發揮多能互補協同效應,構建“新能源+儲能”協同發展模式,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3060”雙碳目標實現。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