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50萬千瓦山東加快推進新型儲能建設
摘要:據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負責人介紹,山東在加快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高質量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為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王磊、張建佩、馬向陽、記者尹明波報道 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山東在運儲能電站21座,裝機規模157兆瓦/392兆瓦時;在建儲能電站7座,裝機規模520兆瓦/1041兆瓦時。年底全部建成投產,全省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677兆瓦/1433兆瓦時。
國家電投海陽101兆瓦/202兆瓦儲能項目。攝影:蘇航
據山東省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處負責人介紹,山東在加快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同時,高質量推進新型儲能建設,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綜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為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堅實支撐。
堅持規劃引領。把新型儲能納入山東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發展,未來五年,以市場化為導向,科學選擇經濟、技術可行路線,優先發展大容量、高效率、長時間儲能設施。鼓勵新建集中式風電、光伏項目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或租賃儲能設施。建立健全儲能配套政策,完善儲能市場化交易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支持儲能設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建立完善儲能設計、驗收、檢測、涉網等標準體系,建設省級儲能監測、調度平臺。加強儲能關鍵技術、單元模塊和控制系統研發,加快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步伐,著力構建材料生產、設備制造、儲能集成、運行檢測全產業鏈。
堅持科學謀劃??茖W測算儲能成本,根據電網調度近三年調峰缺口數據,委托多家咨詢機構科學建模和測算,合理確定儲能工程造價、運行成本和租賃費,為研究制定儲能發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據。加強地方標準建設,首批啟動儲能設計、驗收、檢測和涉網4項地方標準編制工作,建立健全儲能建設和運行基本框架,為規范儲能管理提供技術參考。
堅持試點先行。出臺全國首個儲能示范應用指導意見,探索性提出儲能優先、平進平出、優先發電量計劃獎勵、多勞多得等支持儲能示范應用的“政策包”:風電光伏發電項目配建或租賃儲能的,優先并網、優先消納;優化儲能調運方式,在火電機組調峰運行至50%以下時優先調用;儲能設施充放電量損耗部分按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單一制電價執行;參與電網調峰,每充電1小時給予1.6小時的調峰優先發電量計劃獎勵。同時,鼓勵企業多勞多得,通過多參與電網調峰獲得更多收益;實行報量不報價機制,在電力市場中,儲能只報可用容量、不報補償價格,按固定補償價優先成交。
按照規劃,今后山東將依托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及百萬千萬級魯西南煤炭沉陷區光伏基地建設,加快推動儲能規?;瘧?。同時,積極探索新型儲能技術應用,利用肥城市豐富的鹽穴資源和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新一代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加快推動吉瓦級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基地建設;利用退役火電機組,實施首臺套30萬千瓦退役火電機組改造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示范工程,推動百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基地建設。到2022年,山東省儲能規模達到150萬千瓦左右,到2025年,達到450萬千瓦。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