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推動綠色轉型 保障能源安全
摘要: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風電、光伏是能源綠色轉型、低碳轉型的一個重要的主力能源,但是它存在波動性大、不能連續穩定出力的特點。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王濤、記者高楊報道 記者從山東省臨沭縣發展改革局獲悉,近年來,臨沭縣建設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發揮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能源高質量發展邁出了新步伐,有力支撐服務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加快能源消費向清潔低碳轉型。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臨沭縣能源消費不斷向清潔低碳轉型。煤炭消費總量從2019年的105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55萬噸,與此同時,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同期從15%上升到25%,占能源消費增量的60%以上。龍源風電一二期項目,完成投資8.25億元,安裝47臺風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98.2MW,年發電量達2億度。龍源風電三期項目,安裝22臺風力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77MW,投資1.6億元,在玉山鎮、蛟龍鎮建設風力,計劃今年年底前建成。光伏項目“光彩照人”,累計裝機容量24萬KW。同時加強終端用能的清潔替代,目前城區清潔取暖面積達到了595萬平方米,對降低PM2.5濃度、改善空氣質量的貢獻率超過1/3。
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風電、光伏是能源綠色轉型、低碳轉型的一個重要的主力能源,但是它存在波動性大、不能連續穩定出力的特點。臨沭縣注重統籌好非化石能源特別是新能源與化石能源之間的互補和優化組合,始終把保障能源安全、能源保供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持續加大能源領域的有效投資力度,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多措并舉增加能源供給能力,有力有效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臨沂華能集團計劃投資26億元,在青云鎮建設2×9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項目,裝機容量90萬KW,利用中俄東線臨沭段氣源,可很大程度上緩解臨沂電力緊張的局面。臨沭縣供熱公司計劃投資6.5億元,建設2臺90噸/小時和1臺150噸/小時生物質高溫高壓鍋爐(兩用一備),配套建設15MW +20MW發電機組。
不斷增強能源技術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能源發展中的關鍵支撐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了能源轉型發展動力。山田公司依托公司超大尺寸硅基結構陶瓷材料,計劃投資15億元,新上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山田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負泊松比輕質復合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龍源公司降低湍流機位風位偏航滑移和發電差異率的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山東省電力協會電力創新獎。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