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株洲所:爭做綠氫賽道領跑者
摘要:中車株洲所是中國氫能產業鏈核心參與者之一,在剛剛結束的2025全國兩會上,中車株洲所董事長李東林提出了“加快推進綠色制氫產業發展”等建議。規?;凭G氫已成共識,中車株洲所將加速技術迭代,爭做綠氫賽道領跑者。
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CEEC 2025)上,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株洲所”)綜合能源事業部雙碳技術中心副主任夏文杰接受新華網采訪表示,綠電制氫即將進入快車道,全鏈條協同、技術迭代加速是氫能產業發展趨勢。
中車株洲所柔性綠電制氫系統及解決方案
此次展會上,中車株洲所展示了覆蓋綠電制氫全鏈條的產品及解決方案。
核心裝備方面,攜 500標方PEM電解槽、4000標方堿性電解槽亮相,兼顧高效與大規模產能需求;關鍵材料方面,展示了自主研發的電極、隔膜、墊片等基礎材料,突破“卡脖子”難題;智能系統方面,電氫氨一體化配容平臺、離網制氫仿真系統引人關注。夏文杰表示,通過仿真平臺,企業可在項目前期測算制氫效率與成本,降低投資風險。
中車株洲所是中國氫能產業鏈核心參與者之一,在剛剛結束的2025全國兩會上,中車株洲所董事長李東林提出了“加快推進綠色制氫產業發展”等建議。規?;凭G氫已成共識,中車株洲所將加速技術迭代,爭做綠氫賽道領跑者。
全鏈條協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
氫能產業發展仍有諸多方面需要完善。其一,氫能發展仍高度依賴政策支持,需推動資本入場實現市場化運作;其二,氫能產業在安全認證、儲運規范等方面的標準需加速統一;更重要的是,在產業鏈協同方面,上游制氫與下游消納存在脫節,綠氫應用場景亟待拓寬。
夏文杰建議:產業協同方面,聯合上下游企業,開拓氫能應用場景,推動鋼鐵、化工企業以綠氫替代灰氫,促進綠氫消納;技術創新方面,要持續攻堅關鍵技術,通過先進的變流控制、關鍵材料的突破、電解槽能耗優化,降低綠氫制取成本。“日本、德國的經驗可借鑒,但中國需走自己的路。”中國完善的裝備制造鏈與能源安全需求,為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機遇。
面向未來,中車株洲所矢志打造更柔性、更安全、更高效、更智慧的綠電制氫系統,以更優異的產品和更先進的解決方案,推進電解水制氫成本向“1元/標方”發展,推動綠氫在化工、交通、儲能等領域實現廣泛應用。
責任編輯:王小義
(原標題:中車株洲所:爭做綠氫賽道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