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解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德州路徑”

2020-06-10 14:21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摘要:今年以來,德州市根據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規定和標準,以滿足企業和群眾需求、促進復工達產、優化營商環境為落腳點,分解任務指標、督導全面落實,全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

潘曉泉  李佳林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 尹明波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相關信息數據顯示,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山東省德州市的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第38位,比去年年底又上升了7個位次。

短短幾年時間,德州的信用建設何以取得如此顯著成效,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上,德州又進行了怎樣的探索?中國經濟導報記者日前就此采訪了德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邵清澤,一探德州市這張城市新名片,解碼信用建設的“德州路徑”。

城市信用指數再創新高

“2015年12月,德州市啟動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并于2016年4月獲批成為國家第二批32個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城市創建單位之一,誠信正成為德州的城市新名片。”邵清澤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以全國信用示范城市創建為契機,德州已經建立起以政務誠信為先導、商務誠信為重點、社會誠信為基礎、司法公信為保障的“四位一體”誠信體系,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明顯提升,知信、守信、用信的氛圍蔚然成風。

城市信用監測指數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委托下,國家信用信息中心、中經網依據“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平臺”對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在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大領域的動態信用信息監測,而做出的城市信用狀況月報。據邵清澤介紹,城市綜合信用指數是目前我國唯一由官方發布的信用評價指標,是衡量一個城市信用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反映一個城市軟實力、軟環境的重要標志,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今年以來,德州市根據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關規定和標準,以滿足企業和群眾需求、促進復工達產、優化營商環境為落腳點,分解任務指標、督導全面落實,全市上下形成了良好的社會信用氛圍。今年一季度,全市城市信用指數再創新高,這也是德州城市軟實力的提升,將有利于進一步優化該市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德州在全國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截至今年5月,‘信用德州’網站累計訪問量達1740萬人次,涵蓋市、縣兩級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已歸集各類信息1.45億余條,信用聯合獎懲系統累計使用超過220444人次、實施聯合懲戒4261人次。”邵清澤擺出了一組實實在在的數據。此外,“信用德州”還累計為德州市委組織部、審批服務局、水利局及各市縣區完成信用核查8.2萬余人次,成為各政府機關開展行政管理的重要參考,并累計為331家失信企業完成信用修復,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發展,得到相關企業一致好評。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穩步提升

2016年以來,在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過程中,德州市發展改革委搶抓有利時機、積極籌劃,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信用體系建設穩步提升。“近年來,德州市先后制定出臺《德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等80余項制度文件,為信用建設各項工作的推進提供了制度依據。”在邵清澤看來,信用工作是一個創新性工作,制度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能夠打破信息分割,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格局,因此建立數據互通的信用體系極為重要。為此,我們不斷創新發展,基本建成了‘一網三庫一平臺三系統’的信用支撐體系。”邵清澤坦言,“信用德州”網站面向社會提供信用信息公示、查詢、政策解讀的服務;自然人、法人、非企業法人及重點人員信用基礎庫已經建成,并持續更新;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涵蓋市縣兩級;“信用聯合獎懲系統、信用核查系統和信用評價系統”均已建成,并規范運行,一系列的舉措,為社會信用大廈打好了“地基”。

德州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信用為基礎的系統監管體系。通過信用聯合獎懲系統、信用核查系統和信用評價系統“三系統”的建設,為各政府部門開展跨部門協同監管提供了新手段;對于失信的單位(企業)及個人,則緊密聯動“攥成拳”,堅決懲戒“不手軟”。“今年以來,我們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信用修復機制,主動為符合修復條件的失信企業做好信用修復服務,為相關企業特別是重點物資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申請財政、金融和國家政策扶持提供了保障。”邵清澤介紹說,不止于此,德州市還探索性開展市級信用紅名單認定,將對抗擊疫情作出突出貢獻的援鄂醫務人員、抗疫先鋒和正在評選的50名德州首屆“誠信之星”列入市級紅名單,并與多家部門和單位共同發起對守信紅名單人員的激勵。

立足“打造全國誠信文化高地”,德州市先后舉行了“信用德州”有獎知識問答、信用德州故事征文等活動,進一步普及了信用知識,增強百姓知信、用信意識,社會反響強烈。今年4月份,德州市發展改革委與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組織的“誠信之星”評選已全面開展,計劃6月份完成評選并向社會公示,下半年還將評選出首屆“誠信單位”、“誠信經營示范點”、“誠信示范街區”。

“誠信德州”催生全國文明城市

目前,德州市正在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與創建文明城市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成效顯著。邵清澤認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文明城市創建的核心內容之一,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礎,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手段,能夠營造優良的信用環境,助力構建誠信文明城市。

邵清澤進一步分析說,德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逐步發展,深化了社會的講文明守信用意識、規范了市場的監管機制、促進了社會的講文明程度,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形成的講誠信、守紀律的社會文明局面,有力地支持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形成。“因此,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促進了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也加快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步伐,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雙贏關系。”邵清澤說。

談到德州市今后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計劃和舉措,邵清澤表示,今年是全省的改革攻堅年,同時德州市委、市政府也將“加強誠信德州建設”作為全市重點改革攻堅任務之一。據悉,德州市將從兩個方面入手,加勁發力。一是探索開展差異化監管,尤其是全面升級全市信用聯合獎懲系統,全面建立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聯合獎懲大格局。二是推進個人信用評價全面實施,系統開展個人信用評價,制定出臺相關辦法,探索建立個人信用積分,進一步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劉丹陽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