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新服務:研究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政策4.0版

2020-06-18 14:1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行政審批 營商環境

摘要:一是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優化服務等四項改革措施。二是簡化重要工業產品準入,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生產、流通等領域需辦理的行政許可等管理措施。

在提升新服務效能方面,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劉強介紹,北京出臺了《北京市提升新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提出5方面36條措施:

精簡行政審批、清理隱性壁壘。一是持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壓減申請材料和辦理時限。二是全面梳理與行政審批相關的隱性管理問題,清理各種隱性壁壘。三是清理規范行政備案,整治變相審批。四是持續清證明、防反彈,對企業上市過程中需要開具的證明開展專項清理。五是規范中介服務。六是細化審批標準,不公開不得作為行政審批依據,壓縮審批自由裁量權。七是探索基于風險的分級分類審批模式,簡化低風險事項審批。八是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探索“備查制”改革。

降低準入門檻、激發市場活力。一是加快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告知承諾、優化服務等四項改革措施。二是簡化重要工業產品準入,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生產、流通等領域需辦理的行政許可等管理措施。三是清理職業資格和企業資質,最大限度降低就業創業創新門檻。四是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五是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六是推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建立健全政府銀企數據共享制度、建立市確權中心、完善股東名冊托管登記機制。七是積極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八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

規范執法行為、減少不當干預。一是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全面推行部門聯合監管,避免多頭執法、重復檢查。二是強化“互聯網+監管”,探索推進線上閉環監管、“非接觸”監管。三是推進信用監管,出臺信用信息評價實施細則。四是大力推動包容審慎監管,搭建包容審慎監管目錄庫,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留足發展空間。五是在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等領域試點推行風險等級監管制度,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六是規范監管執法行為。

優化對企服務、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一是充分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信等新技術,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二是在行政管理過程中全面實施一次性告知清單制度。三是推出一批“辦好一件事”套餐。四是提供公益法律服務,開通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公證法律服務綠色通道。五是優化商事仲裁,快速妥善處理企業糾紛,提升國際商事仲裁服務能力。六是提高商事案件審判質效,依法審慎采取強制措施。七是強化企業破產管理,開展企業風險監測預警、推動企業破產重組。八是優化企業服務熱線功能。九是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建立意見征集常態化機制。十是深化“貼心服務”,完善企業“服務包”制度。

強化政策兌現、打通“最后一公里”。一是細化政策執行標準,強化政策聯動,確保政策執行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二是提升政策到達率,出臺政策解讀細則,線上多形式宣貫,線下送政策上門。三是推行政策兌現“一次辦”,精簡申報材料,優化辦理流程。四是優化激勵機制,從考核評價、督查追責等方面調動基層推動改革政策落地積極性。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