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廣州黃埔首創發改產業化項目全流程管控服務新模式

2021-04-07 09:43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項目管理 廣州

摘要:2020年,黃埔區發展改革局就發改產業化項目實施舉行了一系列多形式的線上線下輔導培訓和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強化項目管理,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皮澤紅  季曉莉

“對黃埔區發展改革部門的服務態度我們要點個贊。任何涉及項目的問題,只要我們提出了,即使現場辦公人員回答不了,也會當場請示領導、多方溝通,盡快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復,盡力幫助我們企業解決問題。”在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就廣州市黃埔區企業發改產業化項目全流程管控工作進行個案回訪時,益善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項目部工作人員如是說。

2020年,廣州市黃埔區發展改革局在廣州市率先啟動項目全流程管控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輔導、現場咨詢和模擬驗收答辯,幫助企業解決發改產業化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難題,至今共推動65個項目完成建設提請驗收,其中20個項目已通過專家驗收。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該部門已組織了《發改產業項目驗收要點及注意事項》《發改產業項目管理人員經驗交流會》等專題培訓活動6場次,為百余家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企業提供了項目驗收專業輔導及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個性化服務,并組織專家團隊主動上門走訪輔導企業近40家,服務企業更貼心、更精準高效。

首創項目全周期管控服務,讓企業有章可循

2020年1月,黃埔區發展改革局將在建項目的全周期管控工作委托給第三方機構廣州開發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一方面希望通過精準宣傳,讓各類項目信息及時傳遞到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手中;另一方面讓企業能夠及時反饋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助力項目順利驗收。

據悉,益善生物申請驗收的項目于2015年立項,屬于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發展試點項目,投資近1.2億元,位于廣州國際生物島。“剛開始的時候,問題叢生,本應在2017年完成的項目驗收被迫無限期延遲,我們都有點懵。”據工作人員透露,1年前,他們和其他相關企業代表參加了黃埔區發展改革局舉行的座談會,在會上提出了引進第三方推進項目全周期管控工作的建議。

很快,黃埔區發展改革局的相關負責人帶著項目專家、財務專家趕到益善生物項目現場,針對項目的問題及項目人員的困惑,一一作出解答,并梳理項目指標,推出相關《辦事指南》和《實施細則》,讓企業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提醒準備驗收材料的注意事項,分享現場驗收的相關實戰經驗,進一步推動項目準備驗收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飛地(項目用地歸黃埔區行政管轄,但地塊位于海珠區)用水用電問題,積極協調海珠區有關部門,在3個月內予以解決;2020年初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項目建設擱置,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多部門協作,大力推動該項目在3月復工。2020年12月,益善生物完成了所有準備工作,提交驗收申請。

第一時間回應企業訴求,確保項目管理規范化專業化

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更多企業落地生根。民營企業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籌建項目曾經因為疫情遇到“資金卡殼”的情況。為此,黃埔區發展改革局協調業務部門,對接金杜律師事務所,免費為明珞裝備提供上市前的科創力評測,及知識產權相關的風險防控服務;引薦明珞裝備參加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會,與中行一起參與供應商貸款交流會,并在會后鏈接知識產權評估機構服務于明珞裝備的融資貸款需求,助力企業更好發展。

2020年,黃埔區發展改革局就發改產業化項目實施舉行了一系列多形式的線上線下輔導培訓和服務活動,幫助企業強化項目管理,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廣州賽萊拉干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項目驗收的管理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雖然他們的項目規模相對不大,投資額僅4000萬元,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發展改革部門依然認真對待,手把手進行驗收培訓。

據透露,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信息軟件有限公司等黃埔區內企業曾就發改項目和工信項目備案的區別、土建在發改項目評估中的占比大小、發改項目涵蓋的具體內容等問題提請咨詢,黃埔區發展改革局第一時間回應,并邀請了嶺南智庫平臺創始人黃勇和此前已通過驗收的企業發改產業化項目負責人,對問題進行解答并提出專業化的建議。

變“監管核查”為“服務輔導”,企業“最多跑一次”

為強化項目跟蹤監管,黃埔區發展改革局會同廣州開發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聯合區內專業項目規劃專家、投資機構等組成項目走訪小組,送服務進企業,現場走訪輔導了企業近40家,為企業提供融資對接、項目結題輔導、項目規劃、上市輔導等相關個性化服務。據介紹,為了保證走訪質量,每個項目走訪團隊不少于5人,其中項目專家和財務專家不少于2人;同時為提高走訪的效率,將整個走訪流程標準化,使用工具表單輔助企業梳理項目指標,針對個性化問題提供輔導。

“2020年委托給開發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的在建項目共有128個,按照季度收集項目進展情況,并形成季度工作報告。在服務過程中,我們定期總結項目管理經驗,不斷摸索與創新,形成內部的項目管理方法,強調管理前置尤其是資金使用規范管理的前置,企業從抗拒、茫然到感謝、歡迎,經歷了態度上的根本性轉變。”黃埔區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黃埔區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韋波介紹。

為規避項目風險,黃埔區發展改革局梳理出58個超過建設周期一年且未申請變更的項目,通過一對一的精準服務模式,向項目單位發出項目督促函來提高督導密度,并要求項目單位提交項目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導致項目延期的原因及問題處理進展、預計提交驗收時間、補充變更申請等蓋章文件內容;收集延期企業面對的問題,進行歸類處置,并提出解決方案,如其中出現重大變動事項,如建設單位變更、建設地點變化、專項資金購買設備處理、延期時間3年以上等,則協助撰寫文件,向上級做相關事項的請示,做好規避風險的工作,推動項目進展。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相關嘗試和成功實踐,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更多的“大塊頭”企業發改產業化優質項目將在這里通過驗收,并成長為參天大樹。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